第九百六十章 行之從軍(1 / 3)

大清首支鐵甲艦隊亮相黃浦江,消息一傳開,百姓們爭先趕到江邊一睹為快,十數裏長的沿江大道擠滿了前來觀看的人群,當然,各國駐滬領事館的人員也不會錯過這種難得的機會,大清的鐵甲艦猶如養在深閨中的大家閨秀一般秘不示人,他們用盡了手段也難得一見,如今居然大大方方的展示出來,他們自然興奮不已。

正與大清在南非交戰的英吉利的使館人員可謂是欣喜若狂,領事麥華佗帶領著一幫使館人員又是拍照又是記錄,忙的不亦樂乎,大清的鐵甲艦造型與飛剪船有些類似,艦首尖銳,線型流暢,不過煙囪卻隻有一個,不知道航速能達到多少?

而最令人關注的莫過於戰艦的火力,大型的應該是八千噸以上的幾艘主力戰艦火炮都分布在甲板上,三門主炮前二後一布置,采用的是半封閉回旋式炮塔,另有副炮六門,所有火炮都用炮衣罩著,看不出口徑大,另外還有四個用炮衣包裹著的卻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從大來看應該不是火炮。

麥華佗最為上心的自然是幾艘大型主力戰艦,至於型的他興致缺缺,不過,他依然讓人將每艘戰艦都進行拍照,畢竟這是十分難得的全麵詳細了解清國鐵甲艦的機會,以後有沒有機會可就難了。

很顯然,清國的鐵甲艦已經完全的跳出了風帆戰艦的模式,不僅完全取消了風帆,連風帆戰艦標誌性的舷側炮也取消了,不過,令他納悶的是,清國主力鐵甲艦一共就9門火炮,如何保證戰艦的火力輸出?

而大英帝國的鐵甲艦卻是動輒幾十門火炮,即便是型鐵甲艦,火炮也高達十多門,兩下裏一對比,差距實在模式太大了,按道理來,清國人不可能為了一味的求新而損失鐵甲艦的火力,唯有一個解釋,清國的火炮技術取得了突破,9門火炮足以滿足鐵甲艦的火力需求。

法蘭西、美利堅、俄國、德意誌等國的使館人員對於清國鐵甲艦火炮數量的稀少也是諸多猜測,不過,他們並不著急,南非一戰,清國鐵甲艦的真實戰力必然暴露無疑。

鎮南王府,長樂書屋。

“嘀鈴鈴”清脆的電話聲響起,趙烈文連忙放下手中的報紙前去接電話,鐵甲艦隊前來,轟動了整個上海,他早就在青島見識過鐵甲艦,自然不會去湊熱鬧,拿起電話,報上名字,就聽的話筒裏傳來奕?的聲音,“聽聞鐵甲艦隊出現在上海,惠甫兄沒去觀看?”

趙烈文笑道:“恭王信息倒是靈通,我請大掌櫃來接電話。”

聽的是恭王奕?,易知足起身接過電話輕‘喂’了一聲,就聽的奕?道:“南非海戰,國城兄可有把握?”

“沒有。”易知足很是幹脆的道:“海戰不可預見的因素遠甚於陸戰,豈敢有把握,不過,南非之爭乃是大清與英吉利國運之爭,不論如何,這一戰都必須打!”

沉默了片刻,奕?才緩聲道:“國城兄應該比誰都清楚,大清隻要穩定發展,超越英吉利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何苦要在南非與英吉利賭國運?”

“這不是和平崛起的時代,要想崛起,就必須通過戰爭來證實自己的實力,唯有如此,才能得到世界各大強國的認可。”易知足沉聲道:“對於大清來,這一戰遲打不如早打,眼下是最適合的時機,南非德蘭士瓦的金礦,元奇早就已經知道,選擇這個時候開采,就是因為這是最好的時機!”

奕?打這個電話,無非是想做最後的努力,盡管清英兩國在南非已經大打出手,但兩國都沒公開宣戰,可以還是留下了足夠的回旋餘地,一旦海戰一開,戰爭規模就有可能不斷升級,甚至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打的贏,一切好,可萬一輸了呢?大清可輸不起!

見的易知足態度堅決,他知道再勸也沒用,輕歎了一聲,才道:“事關國運,國城兄既是決心要戰,朝廷也唯有傾力支持,但有所需,盡管開口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