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 他山之石(1 / 2)

‘五年計劃’一經拋出就引發了極大的轟動,朝野上下盡皆交口稱讚,一片熱議,各省大報紙也是不遺餘力的稱頌,在關乎各省自身利益的情況下,沒有哪家報紙敢冒下之大不韙唱反調。

在一片熱議聲中,各省督撫大員以及谘議局議長、議員們也坐不住了,紛紛以最快的速度,從各省的實際情況製定一係列的鐵路修建、農田水利、省城改建等項目計劃,並且派遣得力幹將攜帶項目計劃分赴京師和上海,以求最大限度為自省爭取更多的工程項目。

一時間各省大員、議員、富商巨賈雲集京師,內閣總理大臣、協理大臣以及與與‘五年計劃’相關的民政大臣、工農商大臣、郵政大臣等盡皆門庭若市,前來登門拜訪,請客送禮的絡繹不絕。

一眾國務大臣也忙的昏黑地,忙著會議討論,忙著見人事,不過卻是沒人敢輕易收禮,這些年來大清官場幾乎已經形成習慣,但凡是與元奇沾邊的盡量不要伸手,伸手必然倒黴,這些年從一品大員到不入流的地方雜佐官,倒在元奇手裏的數不勝數,誰也不想成為大清第一個落馬的國務大臣。

況且奕?在會議上也一再聲明,‘五年計劃’的總體規劃元奇早已擬定,各省的項目審批,工程進展監督、項目資金的審核及開支,工程驗收等等都由元奇統一負責,這種情況下誰敢亂伸手?

呂宋,馬尼拉,馬拉卡南宮。

易正行、趙烈文一左一右跟在易知足的身後陪著他散步,剛從波斯灣趕回的易正行略微顯的有些清瘦,也黑了些,卻也顯的更為精神,“父親,根據對英吉利經濟危機的研究,近階段幾乎十年就會爆發一次,總不能每次都以刺激經濟的手段來避免或是緩解罷?”

“問的好。”易知足讚許的道:“刺激經濟,隻是治標,不是治本。”頓了頓,他接著道:“經濟危機的本質是過剩,是資本主義,是發展工業的必然產物,不論哪個國家,隻要是資本主義製度,隻是是發展工業,都逃不脫經濟危機。”

“如此來,這豈不是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易正行一臉的疑惑,“不發展工業,就會落後挨打,現在的工業實力已經成為軍事實力的一部分,不論是槍炮彈藥還是鐵甲艦,都必須具備雄厚的工業實力。

各國要想增強軍事實力,就必須爭先恐後的發展工業,世界工業國越多,世界性經濟危機的範圍就會越來越大,規模也會越來越大,而且越來越頻繁,如此周而複始,最終會否導致滅亡?”

易知足依舊是不緊不慢的踱著,“1848年的歐洲革命,你應該也研究過罷?”

“1848年的歐洲政治革命根源在於前一年爆發的經濟危機。”易正行緩聲道:“187年爆發的經濟危機持續時間很長,持續了六年之久,一直到184年才恢複過來,但經濟繁榮僅僅隻四年時間,1847年再度爆發經濟危機。

1847年的經濟危機波及所有的工業國,各國機械、鋼鐵等新興產業的規模、產能壓縮到原來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咱們國家當時還算不得工業國家,沒有遭受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