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巡撫衙署,簽押房。
丁寶楨放下電話,滿麵笑容的道:“元奇要在北方各省大力推廣深井,以便於抗旱。”
聽的這話,幕僚薛福保也是喜上眉梢,“可是低息放貸以鼓勵打井?”
“不錯。”丁寶楨笑道:“元奇此舉大善,一旦所有州縣都普及深井,山東再無旱災之憂,據可以采取蒸汽機從深井抽水,極為便利。”
頓了頓,他接著道:“行文各府州縣,山東十年九旱,且即將有大旱,為緩解朝廷賑濟壓力,朝廷與元奇擬聯手組織移民——向東北三省以及朝鮮、倭省移民,移民政策優厚,著他們先行摸摸底,統計登記一下有移民傾向之人口。”
遲疑了下,薛福保才道:“既是推廣普及深井能一勞永逸解除山東旱災,為何還要移民?”
“普及推廣深井需要時間,豈能一蹴而就?”丁寶楨緩聲道:“再則,移民充實邊疆亦是長期國策,大災之年自然要推行,山東是人口大省,須為各省表率。”
“大人的是。”薛福保著微微躬身準備退下,丁寶楨卻開口道:“還有,通知濟南府,北方各省會抽調人手前來濟南觀摩學習機器打井,著他妥善接待安排,相關費用,朝廷會劃撥。”
薛福保試探著道:“我省各府州縣是否也要抽調人手前來觀摩學習?”
“這是自然。”丁寶楨道:“即便是沒有遭災之州縣,也須派人前來,今年無災,難保日後也無災。”
山東、泰安府。
泰安府下轄泰安、東平、東阿、平陰、肥城五州縣,其中肥城自今年開春以來幾乎是滴雨未下,井幹田裂,河枯渠盡,糧價也不斷上漲,盡管有賑濟,但依然有不少人變賣家產,抵押農具、斬殺耕牛,而且陸續有人開始出外逃荒。
麵對如此嚴重的旱情,知縣洪仁壽急的是六神無主,一邊向上報災懇請更多的賑濟,一邊勒令地方富戶開設粥棚進行賑濟,同時還派人高價去請機器打井隊。
“大人。”師爺湯晟望一臉欣喜的跨進花廳,正苦口婆心遊當地富商增大賑濟力度的洪仁壽不悅的皺了下眉頭,打住話頭,道:“打井隊到了?”
“打井隊到了,且另有好消息!”湯晟望邊邊躬身見禮,“撫署來電,朝廷和元奇聯手組織向關東、朝鮮、倭省移民,且元奇為抗旱賑災,低息放貸以推廣機器打井。”
“元奇出麵賑災了?”洪仁壽不由的喜出望外,元奇賑災的手筆可不是朝廷能比的,他連忙吩咐道:“馬上發布告示,四處張貼,將出外逃荒的全部攔截回來。”頓了頓,他接著道:“派轎子去請元奇孫掌櫃。”著,他又覺的不妥,改口道:“備轎,本官親去拜訪。”
湯晟望連忙提醒道:“打井隊呢?”
被晾在一旁的當地縉紳宋有坤連忙道:“打井隊交由在下來招待。”
洪仁壽點了點,“據悉機器打井速度甚快,眼下旱情似火,容不的半點耽擱。”
“太爺放心。”宋有坤連忙躬身道。
機器打井在大清還是個新鮮事物,而且數量也很少,雖然因為價格昂貴,尋常人家難以承受,但土地眾多的大戶人家在旱情嚴重時還是十分樂意請機器打井隊前來打深井保收成,今年遭災的州縣不少,機器打井隊也變的極為搶手。
機器打井隊一共十二個人,隊長是一個三十出頭,濃眉大眼,十分精幹壯實的中年人,叫田曉華,山東濟南府人,早年在南洋海軍陸戰隊,退役後分配到青島,元奇推廣機器打井優先挑選的就是山東籍的,畢竟山東旱災最為頻繁。
對於宋家的招待,田曉華沒有拒絕,安頓下來之後他也沒休息,徑直派人去地裏勘測打井的位置,隨後提出要見知縣大人,是有要緊事相商,宋有坤是知道元奇低息放貸以推廣機器打井之事的,自然不會阻擾,連忙著人將他送往縣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