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章 土地公租(1 / 3)

一行人進的客廳禮讓了一番才分賓主落座,待的奉上茶水之後,奕?以一副頗為隨意的口吻問道:“膠東發現大型金礦,儲量果真有二千噸?”

“應該有。”易知足含笑道:“不過膠東金礦品位低,埋藏深,開采難度大不,開采成本亦高,所以勘探發現之後一直沒計劃開采,今年倉促開采並公開宣揚,為的是提振國人對我國經濟的信心。”

什麼叫應該有?這是不確定?看來這黃金儲量水分不,不過蚊子再也是肉,肅順當即試探著道:“招遠、萊州、平度的金礦也屬於大型礦業?”

易知足聽的一笑,“膠東的金礦,元奇沒打算獨吞。”相比於德蘭士瓦的金礦,膠東金礦的那點儲量隻能算是九牛一毛,他還真沒放在心上,也不介意朝廷分潤。

見他的如此直接,未免肅順尷尬,奕?連忙道:“北方各省幾乎是一夜之間成立了數十個大大的廠礦企業,國城兄應是早有計劃罷?”

“確切的,北方各省成立的廠礦企業都屬於一五和二五計劃中的一部分。”易知足緩聲道:“五年計劃不僅是基礎設施建設,也包括基礎工業建設,為了避免影響太大,工業基礎建設這一部分沒有公開。”

果然如此,奕?苦笑道:“國城兄瞞的好緊。”

“這也是無奈之舉。”易知足攤了攤手,“如果一早拋出基礎工業建設方案,朝野上下必然齊聲反對。”

這話明顯是指朝廷前段時間縱容北方各省輿論對元奇的指責和攻訐,奕?訕笑著道:“北方輿論指責攻訐元奇,一是因為大規模移民,一是突然大規模招工,導致地方州縣人口驟然大量流失,尤其是精壯勞力的流失,引發了地方士紳的恐慌。

朝廷曆來是與士紳共治下,即便是實行憲政之後,省府縣三級谘議局和資政院的議員也大都是士紳,對於士紳的利益不能不慎重考慮,驟然麵對這種突發狀況,有所猶豫和權衡,也是情理中事。

若是朝廷早知國城兄的基礎工業布局方案,也就不至於猶豫權衡,必然會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的選擇和決定。”

這話雖是解釋,卻連打帶消將朝廷的責任推的一幹二淨,反倒還倒打了一耙,埋怨元奇將發展基礎工業計劃藏著掖著。

不等易知足開闊,肅順接著道:“元奇一篇《農業革命》,拋出了推廣普及農業機械的農業發展道路,可謂是及時雨,及時穩住了北方各省士紳的人心,不過,北方地勢平坦開闊,利於大規模的農業機械作業,東南、西南、南洋等省不適合大規模農業機械作業,又當如何緩解這一矛盾?”

兩人一唱一和,壓根就不給予駁斥的機會,易知足笑了笑,索性懶的計較,畢竟朝廷最終還是選擇了支持元奇,犯不著做口舌之爭,頓了頓,他才緩聲道:“目前研製的農業機械主要是針對東北、華北、江漢、關中等幾大平原。

東南各省受製於地形,確實不適合大規模農業機械化作業,但可以因地製宜,製造巧輕便靈活的農業機械,同樣可以緩解農業對人口的需求。”

頓了頓他接著道:“農業和工業都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並不是相互矛盾和對立的,恰恰相反,兩者是互相依存,相輔相成的關係,農業的發展能夠促進工業,工業反過來也會促進農業的發展,農業停滯發展會影響工業,工業停滯發展也會影響農業。

這一次世界性的農業危機就是經濟危機引發的,而農業危機的爆發也會進一步加深經濟危機的規模和深度。

我國雖是農業大國,但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作為首位的農業會逐步的讓位工業,居於次要地位,但農業的重要性依然不容輕忽,不論任何時候,我們都必須保證五億人口的溫飽,否則就會動搖根本。”

略微沉吟,奕?才道:“英吉利是世界工業霸主,但農業卻並不的發達,英吉利長期以來都需要進口大量的糧食。”

“英吉利的情況有些特殊。”易知足不假思索的道:“英吉利又名英倫三島,本土狹窄,沒有大的平原,無法推廣普及大規模農業機械作業,而且英國因為商貿發達和擁有廣闊的海外殖民地,其農業受到來自歐洲大陸以及俄國、印度、美利堅、加拿大、阿根廷等農業大國的衝擊。”

肅順隨口問道:“俄國和印度都是工農業落後國家,尤其是印度,為何還能大量出口糧食?”

易知足笑道:“原因很簡單,他們需要大量出口糧食以支付外債利息或者是償還外債。”抬頭瞥見易正行領著廝托著茶盤進來,他打住話頭道,展手笑道:“心岩大紅袍,諸位嚐嚐。”

武夷山心岩九龍窠大紅袍是貢茶,不過因為易知足喜歡喝大紅袍的緣故已經斷貢十餘年,即便是京師也難以喝到正宗的九龍窠大紅袍,奕?端起茶盅嗅了嗅茶香,淺嚐了兩口,讚道:“委實是難得的好茶,如今京師等閑難得一見。”

聽他話裏有話,易知足笑了笑不接這話茬,呷了幾口才緩聲道:“以今年以及以後投建的所有大型廠礦企業三成股份交換德蘭士瓦金礦的兩成股份,朝廷考慮的如何了?”

聽他談及正題,奕?放下茶盅,道:“如今朝廷已經態度鮮明的公開支持元奇大力發展工業,還有必要繼續交換?”

看了三人一眼,易知足才緩聲道:“大清曆來是與士紳共治下,立憲之後,省府縣三級谘議局和資政院的議員也是以士紳為主,這一狀況必須要改變。

從階級而言,士紳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階級,如果仍然由士紳階層作為我國的統治階級,那我國的憲政就徒有其名,君主立憲的實質是資產階級通過議會掌控國家權力,簡而言之,谘議局、資政院的議員應該以新興的資產階級為主,也就是城市的工商業資本家、廠礦企業業主以及農村中的資本主義農場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