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章 罪己爭端(1 / 3)

京師,圓明園,綺春園,永春堂。

綺春園原本是老十三允親王胤祥的禦賜花園,名為交輝園。到乾隆中期該園又改賜給大學士傅恒,易名春和園。乾隆三十四年,春和園歸入圓明園,正式定名為綺春園。道光初年之後,綺春園成為了大清太後太妃們的園居之地。

綺春園雖是太後太妃們的園居之地,但其占地規模和園林建築卻遠不及圓明園和長春園,不過,自慈安進駐之後,不斷的加以修繕和添建,與長春園已相差不遠。

由數個型湖泊和山崗組合而成的綺春園,景色十分優美,山崗穿插,水係回環,即便是炎炎夏日,也頗為清涼。

午後,憩過後的慈安照例前往正覺寺焚香祈禱,祺祥早夭和推行憲政,令的慈安心灰意冷,無心朝政,不過,北方大旱她還是極為關注,數次帶領著皇帝前往黑龍潭、神壇、社稷壇求雨,並堅持每日前往正覺寺祈禱,希望上早日降下甘霖以緩解旱情。

一輛裝飾華麗的四輪馬車緩緩在綺春園宮門外停下,身著朝服的奕?從擺放著冰塊降溫的馬車裏一出來就覺的一陣熱浪鋪麵而來,守候在宮門外的總管太監王禮樂顛顛的一溜跑著迎上來就地紮了個千兒,“奴才王禮恭請王爺金安。”

奕?隨手打賞了幾張鈔票,語氣隨意的問道:“太後還是每日去正覺寺祈禱?”

“王爺來的正是時候。”王禮笑眯眯的道:“太後剛返回永春堂,奴才這就遣人前去通稟。”

永春堂,聽聞奕?求見,慈安微微蹙了下眉頭,立憲之後,奕?這個內閣總理大臣可是輕易不登門,這是又發生什麼事了?是為北方災情而來?沉吟了一陣,她才吩咐道:“讓他進來。”

慈安雖無心朝政,但對朝政並非不聞不問,朝野大事她基本都是一清二楚,這段時間朝野矚目的就是北方旱情,不過,朝廷和元奇聯手賑災不僅及時,高效,而且廉潔有序,可是無可厚非,美中不足的是大規模移民和招工損害了地方士紳的利益。

奕?緩步進的房間,叩首道:“臣奕?恭請皇太後聖安。”禮畢,他起身走到珠簾前跪下,就聽的慈安柔和平淡的聲音,“平身,賜坐,賞茶。”

待的奕?謝恩起身落座,慈安才緩聲道:“直隸今年連遭旱災、蝗災、水災,眼下又是烈日連連,欽監如何?”

“回皇太後。”奕?微微欠身道:“欽監隻是預測今年大旱。”

“隻是?”慈安疑惑的看了他一眼,道:“皇叔何須藏著掖著,直無妨。”

“回皇太後。”奕?頓了頓才接著道:“元奇預測北方此次旱災乃是罕見大災,不遜於崇禎大旱。”

崇禎大旱?很大的旱災嗎?慈安知道前明的亡國之君崇禎,但卻從沒聽過什麼崇禎大旱,卻又不好意思問,便默不吭聲,見她不吭聲,奕?連忙主動將崇禎大旱的情況簡要的介紹了一番。

聽的崇禎大旱持續六七年,遭災範圍遍及南北二十三省,乃是數百年難得一見的大旱,慈安的臉色有些蒼白,如此罕見大災對於朝廷來不啻於是滅頂之災!這是刻意危言聳聽?還是有什麼依據?沉吟了一陣,她才道:“果真是如此大災?欽監都無法預測,元奇又是如何預測的?”

“元奇有部門專門觀測象、氣象。”奕?回答的十分簡潔,畢竟預測北方四五年的氣候實在是有些駭人聽聞,頓了頓,他接著道:“從去年開始,朝廷和元奇就開始緊鑼密鼓的籌劃如何賑災。

大規模組織移民、大量進口糧食,減免關稅以鼓勵南洋各省商賈船隊向北方各省運送糧食,在北方各省大舉興辦工廠招收工人,大規模進行基礎建設以以工代賑,向朝廷提供二億元低息借貸,這些舉措皆是為了賑災。”

這些個舉措,慈安都有所耳聞,她冷聲道:“朝廷和元奇不是借賑災之機推行移民實邊和發展北方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