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的奕譞渾不在意,慈安明知勸也無益,還是忍不住道:“本宮還是希望醇親王能給自己,給追隨的皇室宗親,滿蒙親貴留一條退路。”
“退路?盛京就是退路!”奕譞毫不客氣的打斷她話頭,“本王沒有其他的退路,盛京是唯一的退路!”在他邁出脅迫皇太後東巡祭祖這一步之後,他就已經沒有退路,於他而言,當前最急迫的就是率部離開京師進駐盛京,眼下京師危機四伏,他連一都不願意多呆。
“醇親王可以乘船出洋。”慈安柔聲道:“不論是英吉利還是法蘭西都會保證醇親王的安全。”
出洋?奕譞不由的一愣,這還真是一條退路!不等他多想,慈安接著道:“易國城絕對不會容忍醇親王割據東北,一俟騰出手來,必然大舉征伐!元奇征伐倭國的狠辣手段,醇親王是親眼目睹,難道忍心東北步倭國的後塵?”
“皇太後怎的還不明白臣的一片苦心?”奕譞緩緩坐下道:“退據盛京,隻是為了綿延大清國祚,咱們既不建朝廷,也不割據,更不招兵買馬。”
這等鬼話,慈安自然是不信,她輕歎了一聲,道:“前往盛京,等若是授人以柄。”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若是元奇有心滅我大清,就算皇太後居於京師,也是同樣的結果。”奕譞著拱手道:“為免夜長夢多,明日一早就得離京,皇太後還是早做準備。”
看著奕譞大步離開的背影,慈安不由的長歎了一聲,她是真沒想到,極力爭取保存的這十餘萬禁軍,如今居然成了亂源,早知如此,當初就應該果斷的放棄!
京師內外的城門在關閉了兩日後才轟然打開,進駐城內的官兵迅速的撤離,同時解除戒嚴,隻有前往通州的大路依然處於封鎖狀態,通州火車站也依然處於軍事管製狀態。
與此同時,《京報》在頭版頭條及時的刊載了慈安皇太後東巡祭祖的懿旨,並附有慈安皇太後偕同光緒皇帝在禁軍的扈從下前往盛京的報道。
虛驚一場的京師官員士紳商賈百姓對此議論紛紛,東巡祭祖雖不多見,但從康熙到鹹豐也有十次之多,這次東巡祭祖不僅折騰出來的動靜委實太大,而且處處都透著蹊蹺,再則時機也不對,正值北方各省大旱之際東巡祭祖,這是怎麼也不通的,。
很快就有消息傳開,慈安皇太後這次東巡祭祖,不僅有大量皇室宗親、滿蒙親貴隨行,而且十餘萬禁軍盡皆隨行扈從,稍微有點眼力勁的都意識到,慈安皇太後這次前往盛京祭祖,怕是不打算再回京師了。
對於京師這場動靜並不算大的變故,西洋各國駐京師的公使館外交官員都保持著密切的關注,更是從各個渠道打探此事的真相。如今的大清已是舉足輕重,不論是軍事實力還是經濟實力都是堪比英吉利的存在,對於清國發生的大事件,各國都是極為重視。
上海,鎮南王府,長樂書屋。
“醇親王率領十餘萬禁軍挾持皇太後和皇上退據盛京,明顯有割據東北之心,。”李鴻章試探著道:“即便眼下不宜征討,但學生竊以為,還是有必要進行輿論引導,日後征討也能名正言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