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沒有選擇(1 / 2)

初春的上海依然陰冷潮濕,隨著大清與英法德奧意五國相互宣戰,上海的氣氛也隨之緊張起來,各個商會工會學生會組織的抗議五國野蠻入侵德蘭士瓦以及抵製洋貨的遊行示威活動幾乎每都有,維持秩序的軍警顯著增多,隨處都能看到在大街巷巡邏的全副武裝的軍警。

街頭的告示也明顯增多,不過內容卻是宣傳保護外籍人員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人身自由等,報紙上也不斷刊載相關的文章,呼籲國民理智冷靜的看待戰爭,理智對待滯留在大清的所有外籍人員,因為大清也有數量龐大的國民在西洋各國。

盡管上海的秩序沒有因為戰爭而陷入混亂,各宣戰國的外籍人員也沒有被刻意的針對和限製,但所有的外籍人員都自覺的減少了外出的活動,不少人選擇離開大清乘船回國。

眾多大學中學的外籍教員,研究所的外籍學者、工廠的外籍技工以及一些傳教士都紛紛踏上回國的旅程,眾多的外資工廠、商號關門歇業,沒有關門的外資銀行也是門可羅雀,進行大量裁員,當然,也有因為戰爭而受益的——所有的遠洋輪船皆是一票難求。

“大量外籍人員的離開,對我國造成的衝擊不。”趙烈文緩聲道:“對於股市的衝擊最為明顯,這些來大盤股指一路走低,不少研究所的研究項目也因為研究人員的流失而不得不暫停。”

“不用擔心,也不用幹涉。”易知足擺了擺手,“如今的上海不僅擁有最為優厚的條件和待遇,也擁有最為寬鬆的氣氛,一俟戰爭結束,必然會出現大幅的人才和資金的回流。”

趙烈文試探著道:“這場戰爭有可能持續幾年時間?”

“不會太長。”易知足緩聲道:“延續的時間過長,對於我國來也不是什麼好事。”

話未完,燕揚快步進來稟報道:“校長,援兵已抵達馬普托。”

易知足道:“電令易正行、馮子才,務必爭取趕在歐洲各國援兵抵達之前消滅德蘭士瓦境內的聯軍,以殲滅有生力量為主要任務。”

莫桑比克,馬普托,清軍大營,司令部,作戰室。

龐大的沙盤前,馮子才用手杆指點著插著藍色旗的約翰內斯堡、比勒陀利亞、斯坦德頓,布隆方丹、斯普林方丹等幾個城鎮介紹著道:“隨著首都比勒陀利亞的陷落,德蘭士瓦可以是全麵淪陷,如今聯軍的兵力主要駐紮在這五個據點。

駐紮在約翰內斯堡的兵力最多,高達二萬兵力,以法奧兩國的兵力為主,值得一提的是,德蘭士瓦境內的鐵路,尤其是連通馬普托的鐵路基本已經被破壞,利用鐵路運輸兵力和後勤,速戰速決,已無可能。”

易正行緩聲道:“德蘭士瓦國防軍的情況如何?”

“布爾人全麵貫徹落實了大掌櫃存人失地的戰略指導思想,主動放棄撤離了被聯軍攻打的城鎮,國防軍的傷亡並不大。”馮子才頗為讚許的道:“隨著德蘭士瓦全麵陷落,國防軍進行了兩次擴招,兵力得到大幅增長,如今已高達五萬以上。

布爾人臨時招募的兵力缺乏係統的訓練,缺乏攻堅能力,難以進行大規模軍團作戰,不過,布爾人生就是騎兵,擅長遊擊作戰,因為機動性強,適合騷擾作戰,聯軍的兵力主要集中在以上五個據點,也就是這個原因。”

看著沙盤沉吟了片刻,易正行才道:“鐵路破壞嚴重,要想速戰速決,全殲德蘭士瓦境內的聯軍,怕是有些難。”

“我的意見是,暫且不管布隆方丹、斯普林方丹,先快速進軍收複約翰堡、比勒陀利亞和斯坦德頓。”馮子才沉聲道:“進軍的同時,快速修複被破壞的鐵路。”

易正行點了點頭,“擬份作戰計劃上報總參謀部,另外,與布爾人接洽一下。”

林波波河畔,布爾人大營。

河邊綠蔭裏,總統比勒陀利烏斯一臉悠閑的坐在一個凳上垂釣,自打得知清國向英法德奧意五國公開宣戰之後,他就完全放下心來。

德法四國聯軍入侵,清軍在重創德軍之後撤離,在比勒陀利亞陷落之後,德蘭士瓦高層人心惶惶,生怕清國畏懼聯軍勢大而退縮,甚至有人提出與英國人和談,將德蘭士瓦並入英國人的殖民地。

不過,在清國公開向五國宣戰之後,所有人的意見空前統一,既然清國沒有放棄他們,就先跟著清國向五國宣戰,至於結果是輸是贏,已經不重要了,最壞的結果也無非是被歐洲五國瓜分,隻要還有希望,布爾人就不會不戰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