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的奕?、肅順麵麵相覷,就連趙烈文也是大為意外,北方這場大旱若不是易知足先知先覺,竭力籌劃,竭元奇之財力進行賑濟,少也要死上數百萬人,如此澤被蒼生之恩德,即便大清覆亡,後世也不可能抹殺非議。
遲疑了下,奕?神情凝重的道:“北方這場持續五年的大旱,確實是一場罕見的災難,但國城兄卻是化害為利,借此機會一舉鞏固邊疆,並奠定了我國工業強國的基礎,大災之後,我國必然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鼎盛時期,開創一個亙古未有之盛世,國城兄何出此言?”
“隨口感慨而已,六爺無須猜忌。”易知足語氣輕鬆的道:“隨著時代不斷的進步,社會不斷的發展,我等所作所為未必會被後世所認可,這身前身後名,實在沒必要多做計較,問心無愧即可。”
見他不欲多,肅順輕歎道:“國城兄這心態,著實是令在下等汗顏。”
易知足是見慣了抹黑曆史人物的現象,自然不會太過在意什麼身前身後名,當即擺了擺手,轉化話頭道:“南非戰事,朝廷無須擔心,持續時間不會太長,規模也不會很大,之所以執意要打這一仗,主要目的是為大清再打出二三十年的太平。”
這次南非開戰,從京師抽調了兩萬八旗新軍,津北洋水師也抽調了一萬海軍,若不擔心那是假的,聽的規模不會很大,持續時間也不會太長,奕?、肅順都暗鬆了口氣,兩人實則都擔心戰爭規模不斷擴大,不斷從京師和津抽調兵力。
肅順微笑著道:“有國城兄運籌帷幄,我等對於南非戰事並不擔心,如今北方大旱已有緩解跡象,當務之急是恢複北方農業,但如今北方人口已隻剩十之三四。”
易知足不急不緩的道:“元奇如今正在積極推廣普及農業機械,北方地廣人稀,地勢平坦,適合推廣大規模農業機械化作業,這也是今後農業發展的一大趨勢。”
頓了頓,他接著道:”北方這場大旱是壞事,也是好事,給了我們重新進行全麵規劃的機會。一直以來,我國都是以農為本,因為糧食壓力大,但如今糧食已不構成威脅,因為我國已新增了兩大糧倉——東北和東南亞三省緬甸、暹羅、安南。
北方各省,朝廷可以乘此機會好好的全麵規劃一下,諸如河南、山東多平原,又是傳統的產糧大省,可以繼續作為產糧區,山西多山地丘陵則可以側重於雜糧,陝西甘肅則可以側重於棉花,而黃土高原,則必須進行退耕還林,保持水土,這利於黃河的治理。”
肅順聽的有些汗顏,因為對方考慮的要遠比他長遠的多,奕?心悅誠服的道:“國城兄眼光之遠,眼界之高,實是無人能及。”
易知足這次倒是沒謙遜,就眼光和眼界而言,別大清就是全世界,他稱第二就沒人敢稱第一,正好秘書進來奉茶,他伸手請茶,“三十年陳的大紅袍,嚐嚐。”
呷了一盅紅茶,肅順換了話頭,“這數年來,元奇銀行一再增發紙鈔,但卻並為引起紙鈔貶值,是何原委?”
易知足聽的一笑,“雨亭兄府中難道沒有兌換黃金儲存?”
肅順一愣,隨即明白過來,“元奇銀行投放大量黃金,為的是讓富戶儲存起來,退出流通?”
“不錯。”易知足點了點頭,“除了銀行投放的用於保值的金條,黃金飾品消耗的黃金數量也不是數,另外,證券市場擴容,各類廠礦企業的投建,城市擴建等也吸納了大量的富餘資金,減少了流通領域的紙鈔數量,使得紙鈔能夠維持堅挺。”
肅順不動聲色的看了奕?一眼,元奇是通過向市場投放大量黃金的辦法來遏製紙鈔的貶值,這幾年紙鈔一再增發,元奇投放的黃金也必然數目巨大,他不無擔心的道:“如此一來,會否拖延元奇恢複紙鈔兌換黃金的期限?”
易知足雙手一攤,“南非爆發戰爭,約翰內斯堡失陷,是不是一個很好的借口?”
“國城兄大才。”奕?由衷的讚了一句,原來主動向五國宣戰,執意與五國在南非開戰還隱藏著這樣一個目的,不得不,這是一個很好的借口,完全可以以這個借口和理由延長紙鈔自由兌換黃金的期限。
易知足笑了笑啜茶不語,持續大量投放黃金以維護紙鈔的穩定是無奈之舉,此舉幾乎將元奇這些年儲備的黃金耗空,他必須找借口延長許諾的紙鈔自由兌換黃金的期限,歐洲五國出兵入侵德蘭士瓦,對於是送上門的借口,他豈能不順勢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