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4章 財務管理(14)(1 / 3)

過高或過低的市盈率都不是好兆頭,平均的市盈率在5~20倍之間比較正常。投資者應當研究擬投資股票市盈率的長期變化,估計其正常值,並將其作為分析的基礎。另外,由於各行各業市盈率的正常值均存在差別,同時,如果預期將發生通貨膨脹或提高利率時市盈率會普遍下降,預期公司利潤增長時市盈率會上升,加之債務比重大的公司市盈率通常較低,因此,上述情況的客觀存在也是股票投資者需要考慮的因素。

三、影響股票投資的因素分析

股票價值的計算和投資報酬率的評價在股票投資決策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由於模型中有些數據是假設和預測,其結果不可能與實際發生結果完全一致,會與日後實際情況有一定程度的差異。因此,要使股票投資決策更為準確,還需對影響股票投資的因素進行分析。

1行業因素

企業的行業特點直接影響到企業未來的發展前途。行業競爭程度的依次遞減可分為完全競爭、壟斷競爭、寡頭壟斷、完全壟斷四種。對於公用事業等壟斷程度高的行業,企業產品價格和利潤受供求關係影響較小,其股票的風險也較小;而對於輕工業等競爭程度較高的行業,企業破產或倒閉的可能性較大,投資於該行業企業的股票風險也較大;另外,行業如同產品一樣,也要經曆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一般來說,處於初創期的行業,受環境變化影響大,風險也較大,而且利潤不太高,因此不宜作為投資對象。處於成長期的行業,雖然風險較大,但利潤也較高,可考慮投資。處於成熟期的行業,競爭實力強、利潤高且穩定,風險小,是比較理想的投資對象。而處於衰退期的行業沒有發展前景,一般不宜進行投資。當然,國家政策對行業是限製還是鼓勵或扶持,也是選擇股票時應考慮的因素。總之,投資者在進行股票投資決策時,應選擇最有發展前景、獲利能力高、風險相對小的行業進行投資。

2發行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能力因素

企業選擇哪些公司的股票作為長期投資,主要取決於對該公司的財務狀況、盈利能力和競爭能力的分析。為保障投資者的權益,上市公司上市時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和監管,但這並不能確保上市公司始終保持良好的勢頭,投資者應根據上市公司提供的各種財務報表和有關資料,綜合運用各種方法,對發行公司的財務狀況、盈利能力、競爭能力等方麵進行深入、細致地分析。

(1)財務狀況分析。主要是通過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負債比率等指標進行分析,從而對企業財務狀況作出評價。總的說來,財務狀況越好,投資風險越低。

(2)盈利能力分析。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標有銷售利潤率、投資報酬率、每股盈餘。一般企業盈利能力越強,其發行的股票報酬率也越高。

(3)競爭能力分析。一般用銷售額、銷售額增長率、市場占用率來衡量企業的競爭能力,企業的競爭能力越強,越有發展潛力,其發行的股票也會有更高的報酬率。

3股利政策和股價變動趨勢因素

投資股票的報酬主要包括股利收入和資本利得兩部分。股利收入的取得與股票發行公司的股利發放政策相關,而資本利得則取決於股票買賣之間的差價。了解發行公司的股利政策不僅可以使投資者對股利收入有合理的預期,同時也使投資者對發行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作風有更深層的了解。要對股票市價的未來走勢作出準確的預測是一件較困難的事。但合理分析預測股票的變動趨勢,對股票投資仍顯得尤其重要。選擇恰當的時機買入或賣出,可確保投資者獲取更多的資本利得。

四、股票投資組合策略

股票投資的盈利性吸引了眾多投資者,但股票投資的風險性又使許多投資者望而卻步。如何才能有效地降低股票投資風險呢?科學地進行股票投資的組合就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投資風險分為係統性風險和非係統性風險,通過股票投資組合可以降低非係統性風險。

(一)股票投資組合策略

在證券投資組合理論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各種各樣的見解和主張,從而形成了不同的組合策略,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保守型策略

這種策略認為,最佳投資組合策略是要盡量模擬市場現狀,將盡可能多的證券包括進來,通過多種證券的報酬高低、風險大小的互相抵消,得到與市場所有證券的平均收益同樣的收益。這種投資組合有以下好處:

(1)能分散全部可以分散的風險。

(2)不需要高深的證券投資的專業知識。

(3)證券投資的管理費比較低。但這種組合獲得的報酬不會高於證券市場上所有證券的平均報酬。因此,此種策略屬於報酬不高,風險不大的策略,故稱之為保守型策略。

2冒險型策略

這種策略認為,與市場完全一樣的組合不是最佳組合,隻要投資組合得好,就能取得遠遠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報酬。在這種組合中,一些成長型的股票比較多,而那些低風險、低報酬的證券不多。另外,其組合的隨意性強,變動頻繁。采用這種策略的人都認為,報酬就在眼前,不必死守苦等。對於追隨市場的保守派,他們是不屑一顧的。這種策略報酬高,風險大,因此,稱冒險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