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均衡生產,可以從企業內外兩方麵著手。從企業內部來說,要不斷提高生產管理水平,搞好生產作業計劃安排,加強生產調度工作和在製品管理等;從企業外部來說,要爭取各方麵的支持和配合,建立起比較穩定的供應渠道和密切的協作關係,保證原材料、外購件、外協件能夠按質、按量地及時供應。
(五)生產過程的適應性
適應性是指企業的生產組織形式要靈活多變,能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和組織生產。
提高生產過程的適應性是企業管理從生產型轉變為生產經營型以後的客觀要求。企業是一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商品生產者與經營者,要麵對市場,參與激烈的市場競爭,根據市場的需求,來組織企業的生產活動。針對這種外部環境的變化,客觀上要求企業能靈活地調整與組織生產過程,以適應市場多變的情況。
要提高生產過程的適應性,必須提高企業管理的現代化水平,運用柔性製造技術、成組技術、多品種混合流水生產等先進的生產組織形式,提高企業生產預測的準確性,不斷提高企業產品品種和產量的柔性。
三、生產過程的空間組織
空間組織就是指企業的各個生產單位的組成、相互聯係及其在空間上的分布情況。一般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或原則。
(一)工藝專業化形式(工藝原則)
工藝專業化是指在同一生產單位內,配備相同類型的設備和同工種的工人,對企業生產的各種產品進行相同工藝方法的加工。在這種情況下,加工對象需要在各生產單位之間來回移動運輸。就服務業而言,相當於各職能部門坐等顧客上門服務。
1工藝專業化的優點
(1)由於相同的設備集中在一起,便於充分利用設備和生產麵積,提高負荷係數。
(2)在同一車間(部門)裏進行相同工藝的加工,便於工藝專業化管理,有助於工人技術水平的提高。
(3)加工對象改變,不必重新布置設備和調整工藝裝備,產品品種變換有較強的市場適應能力。
(4)工人完成工藝相同的加工任務,操作容易熟練,可以縮短操作時間。
2工藝專業化的缺點
(1)產品要在不同工藝的生產單位之間進行轉移,運輸工作量和運輸費用增大。
(2)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停頓和等待時間多,生產周期長,占用流動資金較多。
(3)車間之間聯係和協作關係複雜,使車間內部管理工作複雜化。
(二)對象專業化形式(對象原則)
對象專業化是指在同一生產單位裏,配備著製造該種產品所需要的各種設備和各工種工人,對產品實行封閉式生產。各基本車間獨立完成產品、零件、部件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藝過程。在這種情況下,加工對象不需要在各生產單位之間來回移動運輸。就服務業而言,相當於各職能部門打破部門界限上門為顧客服務。
在按對象專業化原則建立的生產單位裏,配備了為加工某種產品(零件)所需要的全套設備、工藝裝備和各有關工種的工人,從而使該產品(零件)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藝過程可以在該生產單位內完成。
1對象專業化的優點
(1)可以大大縮短產品在加工過程中的運輸距離,節省運輸的人力、設備和費用,減少倉庫和生產麵積的占用。
(2)可以減少產品在加工過程中的停放、等待時間,縮短生產周期,減少加工過程中的在製品庫存,節約資金。
(3)有利於按期、按量、成套地生產出產品。
(4)便於采用先進的生產組織形式,如流水生產、生產線、成組加工單元等。
(5)減少了生產單位之間的協作聯係,從而可以簡化生產作業計劃工作和生產控製工作。
(6)有利於強化質量責任和成本責任。由於每一個按對象原則組織的生產單位基本上都獨立完成某種產品或零件的加工任務,故應當承擔該產品或零件的質量責任和成本責任。
2對象專業化的缺點
(1)對產品品種變化的應變能力比較差。
(2)由於生產單位內配置了許多不同加工工藝的崗位,工人之間的技術交流比較困難,因此工人技術水平的提高受到一定限製,不便於進行工藝管理。
(3)不同生產單位要配備同樣的生產設備,會導致設備重複配置,利用率較低。
(三)成組加工形式
成組加工是指在一個生產單元內,配備某些不同類型的加工設備,完成一組或幾組零件的全部加工任務,且加工順序在組內可以靈活安排。成組加工形式符合對象原則,也可以看做是對象原則的進一步發展。
(四)柔性加工形式
柔性加工是成組技術與數控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在柔性生產單元中,產品、零部件或加工工藝變化時,不必對設備或生產線進行大的變更,而隻要變更某些控製程序就可以適應新的產品、零部件和新的工藝加工方法的需要。柔性加工形式與成組加工形式的不同點有:①加工機床為數控機床或數控加工中心;②傳遞裝置為自動傳送係統或自動抓握裝置;③工件和刀具自動傳遞裝卸;④采用集中數控或計算機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