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麵質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簡稱TQM)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費根堡姆提出的。他在1961年出版的《全麵質量管理》一書中,首次提出了通過構建質量管理體係確保產品質量的見解,從此,全麵質量管理這一概念得到了廣泛傳播和應用,逐步成為質量管理領域的一個重要概念。
所謂全麵質量管理,指的是一個組織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目的在於通過讓顧客滿意和本組織所有成員及社會受益達到長期成功的管理目標。具體地說,全麵質量管理就是以質量為中心,企業全體員工及有關部門積極參與、同心協力,綜合運用專業技術、經營管理技術、科學方法和思想教育等多方麵的理論知識和技術知識,以建立產品的研究、設計、生產、服務等全過程的質量體係,從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等資源,以最經濟的手段生產出顧客滿意的產品,使組織、全體員工及社會均能受益的一種質量管理活動。它強調企業全體員工參與管理,強調企業持續不斷地改進、提高產品質量,通過有效的質量管理體係實現產品質量的全過程和全範圍的有效管理,從而最終達到或超越顧客對質量的要求和期望。
從全麵質量管理這一概念中,可以看出,全麵質量管理強調的是全體員工的參與,強調的是對生產全過程的管理,具體地講,全麵質量管理具有“三全一多”四個基本特點。
1全麵的質量管理
全麵質量管理的質量是廣義的質量概念,不僅包括產品質量,而且包括與產品質量形式有關的工作質量和工程質量(包括人、機器、材料、方法、檢測、環境六個方麵),這實質是一種“全麵質量”、“大質量”的概念。全麵質量管理就是以廣義質量(全麵質量)的概念為出發點,將產品質量、工作質量和工程質量三方麵的綜合作為管理控製的對象。為此,企業就需要從組織的各個層級入手,從企業的方方麵麵入手,將企業的各個部門都調動起來,充分重視質量管理這一問題,協調各個部門的工作,建立紮實有效的質量管理體係,確保質量管理能夠從企業上上下下各個層級的具體工作中得到體現,確保質量管理能夠落實到企業的各個層麵,最終實現廣義上的質量管理目標。
2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任何產品質量的產生、形成和實現都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因此要保證產品質量,必須把產品質量形成全過程的各個環節的有關因素都有效地控製起來,並形成一個綜合的質量管理體係,這樣才符合全麵質量管理的思想要求。
全麵質量管理要求從市場調查→產品規劃→設計試製→加工製造→檢查試驗銷售使用等一係列的環節入手,重視質量管理工作的落實,將質量管理與產品質量相關的各個過程結合起來,從而建立可靠的質量保證體係。
3全員的質量管理
企業除了在產品提供的各個過程中注重產品的質量管理外,還需要充分調動企業全體員工的積極性,讓企業各個層級的員工充分認識到質量管理的重要性,學會質量管理的方法,掌握質量管理的工具,人人做好本職工作,全員參加質量管理,這樣才能生產出顧客滿意的產品。
4多方法的質量管理
現代化大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對質量管理提出了許多要求,推進質量管理必須把科學管理、先進技術與數理統計方法結合起來,這就要求企業在建立嚴密的質量管理體係的同時,也充分地利用現代科學的一切成就,廣泛靈活地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技術手段,來提高各部門的質量管理工作,以提高質量管理的水平,奠定企業產品生產的良好基礎。
目前,質量管理中廣泛運用各種方法。常用的質量管理方法有所謂的老七種工具,還有新七種工具。而且,隨著人們在質量管理這一領域認識的不斷深入和實踐經驗的不斷積累,像六西格瑪法等一些有著重大影響的質量管理工具也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綜上所述,全麵質量管理表現出來的“三全一多”的四個特點,都說明企業在貫徹全麵質量管理時,應該緊緊圍繞對企業的人、財、物、信息等資源的有效利用,以期以最經濟的手段,生產出顧客滿意的產品。這是全麵質量管理的根本出發點和立足點,也是全麵質量管理的根本宗旨所在。
二、全麵質量管理的指導思想
1質量第一
“質量第一”的思想已經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具體地講,這一原則要求企業全體員工要樹立強烈的質量意識,在確定經營目標時,要根據用戶或市場的需求科學地確定質量目標,並安排人力、物力、財力予以保證,要把質量、社會效益和長遠效益放在首位。這樣才能真正體現質量第一的指導思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質量第一”並非“質量至上”。也就是說,這一方麵要充分重視消費者的實際需要和消費水平,另一方麵也要重視產品的質量成本分析,確定最適宜的質量,力爭在質量“適用性”上多下工夫。因此,在貫徹“質量第一”這一指導思想時,首先要明確“質量第一”這一概念,然後就可以針對“質量第一”的宗旨和目標,協調企業各方麵的活動,確保企業設定的質量目標能夠順利實現,真正製造出高質量的、能夠滿足顧客需求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