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這種分類方法,可以把各種物料基本分成四類:戰略性物料、瓶頸物料、重要物料和一般物料。針對這四種不同的物料,可以考慮采取表5-1所示的不同的管理策略組合。下麵就這四種不同物料的特點以及相應的管理策略作更詳細的討論。
(一)戰略性物料
戰略性物料的特點是:采購量大,本身價值昂貴,其質量的好壞對企業產品會產生重大影響;同時,能夠提供這種物料的合格供應商不多,企業要想從外購改為自製也不是能簡單做到的,因此這類物料對於企業來說具有戰略性意義。基於這些特點,企業對於戰略性物料的采購管理策略首先必須致力於與質量可靠的供應商建立一種長期的、戰略夥伴式的關係。這種關係的基本特點是保持“雙贏”,即通過致力於合作使供應商也得到應有的好處。唯有這樣,才有可能保持長期、穩定的關係。在具體的管理策略上,由於這種物料本身價值昂貴、庫存占用資金大,必須進行詳細的市場調查和需求預測,並盡可能地進行嚴格的庫存控製。同時,由於有一定的供應風險,還必須設置一定量的安全庫存,對突發事件有所準備。
(二)瓶頸物料
瓶頸物料的基本特點是這種物料本身的價值可能不太昂貴,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性並不高,但是獲取這種物料有一定難度。例如,難以找到合格的供應商;供應商的距離較遠,而又缺乏可靠的運輸保障;該物料屬於專利產品,供應商占優勢地位等。因此,對於這種物料的供應商,應該根據情況采取靈活的策略,例如,對於供應物料質量有問題的供應商,致力於幫助他們改進;對於占優勢地位的供應商,致力於與其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等。在采購和庫存策略上,需要考慮設置較高的安全庫存,並采用較大的訂購批量。此外,還應在企業的整體生產運作安排上考慮替代方案,並預先製訂備用計劃。
(三)重要物料
重要物料的基本特點是供應市場比較充足,但該種物料本身價值昂貴、庫存占用資金大。因此,這種物料的基本管理策略應該是總成本最小,為此,需要在庫存管理上多下工夫,盡量減少總庫存量。對於供應商管理來說,沒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成本與供應商建立密切關係,保持一般合作關係即可。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買方還有可能建立采購優勢地位。
(四)一般物料
一般物料的基本特點是小件物料,本身價值不高,市場上也容易獲得,但這類物料往往種類繁多,能夠占到企業全部采購種類的一半以上。因此,對於這類物料,所應采用的基本管理策略是管理成本最小化。在庫存管理上,有可能采用經濟批量等優化方法,並盡量利用信息技術等手段簡化管理程序,提高業務效率。在企業的整體生產運作安排上,應致力於標準化,以減少物料的種類。
四、準時采購管理
(一)準時采購的概念
準時采購是與供應商簽訂在需要的時候提供需要數量的原材料的協議。這意味著可能一天一次、一天兩次甚至每小時好幾次提供采購物資,這個方法與傳統的早在生產之前就把采購物資大批量送到的方法形成鮮明對比。準時采購減少了采購批量、壓縮了采購提前期,有效地降低了物流成本、縮短了采購周期。
(二)實施準時采購的好處
準時采購的最終目標是為每種物資或幾種物資建立單一可靠的供應渠道,其結果是從總體上大大減少了供應商的數量。通過減少供應商數量實施準時采購的公司可以獲得以下好處:
1保證質量
在產品設計的早期階段,供應商的參與保證了其一貫地提供高質量的產品。
2節約資源
供應商數量有限時,買方在時間、出差和工程上的花費能夠大大減少。
3降低成本
向同一個供應商采購的物資數量越多,買方的最終成本越低。
4贏得供方關注
在準時采購情況下,供應商會更加留心買方的需要,因為買方代表了大筆的交易。
5節省工具成本
因為買方經常提供工具給其供應商,所以集中向一個供應商采購必然能節省大筆工具成本。
6減少風險
與供應商建立長期關係能夠鼓勵供應商對買方的忠誠,減少買方零件供應中斷的風險。這也許是最重要的一個好處。
(三)企業如何進行準時采購
企業進行準時采購,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努力:
1供應商的選擇
(1)供應商數量很少。
(2)供應商與公司鄰近。
(3)從同一供應商那裏持續進貨。
(4)積極采取措施使滿意的供應商在價格上富有並保持競爭力,使距離較遠的供應商在分布上相對集中。
(5)投標競爭主要限於新設計的零部件。
(6)抵製供應商業務的縱向集成和轉產。
(7)鼓勵采購部門向其供應商準時采購。
2數量要求
(1)平穩的產出率(起碼的先決條件)。
(2)小批量、多批次交貨。
(3)長期供貨協議。
(4)很少或免除文書工作。
(5)每次交貨數量有所變化但合同期內總數一定。
(6)很少或不允許超量送貨或送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