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兩百五十章最古老的大人物
顯然,這個世界的戰鬥應該是有幾位彼岸者交手了,甚至這裏的戰鬥還影響到了真實界,可時光倒流是怎麼回事?這是誰的手筆?
玉帝是一個一直被低估的人物,它既然有反抗三清的勇氣和實際行動,那就明它的實力距離彼岸或許已經不遠了,畢竟彼岸者才能對抗彼岸者,這一點玉帝應該比任何人都清楚。
另外玉帝坐在三界共主的位置上,享三界大氣運,是最有可能借辭臨彼岸的,哪怕這個三界之主實際上隻是一個傀儡,它對庭或許沒有實際控製權,但坐的位置卻是真實的。
做一個更大膽的猜測,那就是玉帝之所以最終徹底倒向佛門,想要以佛製道,恐怕最大也最有驅動力的一個可能就是三清壓製著它,讓它無法登臨彼岸。
一位彼岸者坐在玉帝的位置上那就不可能是一個傀儡了,而是真正的三界之主了,到時候三清就無法再控製玉帝,無法在繼續真正掌控三界,它們的權力會出現一位共享者,這當然是三清不願意看到的,它們因此阻止玉帝成道登臨彼岸就順理成章了。
至於佛門支持玉帝更是理所應當的,佛門要和道門爭,它們肯定樂意見到另一個攪局者出現,甚至因此直接把道門拉下馬,庭內亂顯然是它們更願意見到的。
不過最終如來和佛門的目標並不完全一致,佛門威壓三界是佛門其他大能的目標,可卻不是如來的目標,如來最終的目標是真正的超脫,這一點判斷錯誤讓三清和其他佛門大能都付出了代價。
庭墜落的源頭極有可能是玉帝,而靈山大劫的根本原因卻在這裏,所有人都判斷錯了如來的目的,也沒想到如來會那麼迫不及待的想要超脫,隻有彼岸者才明白,真正超脫的最好時機是大劫終結一切的時候,而不是在這之前。
可庭墜落靈山大劫怕是沒有贏家,因為到現在為止很明顯如來並沒有真正的超脫,雖然它如今的存在感已經很弱了,可存在感弱並不代表存在感消失了,沒能超脫就是沒能超脫。
如來現在的狀態也很奇怪,它處於半超脫狀態但卻沒能真正超脫,這種狀態怕是它之前沒有想到的,它比彼岸者或許高了半個境界,但似乎比彼岸者受到的限製更多。
恐怕庭墜落這件事三清失算,如來也失算了,它雖然摘取了建木之果,可卻並沒有能真正利用建木之果成就無上道果超脫,至於玉帝,怕是它最終也失敗了,這件事上麵或許沒有贏家,至少表麵上動手的這幾位並沒有贏家。
這件事背後那些若隱若現的人物裏麵有沒有贏家就不好了,這件事未必沒有其他彼岸者在背後布局推動。
趙富貴這麼想著,一邊向地麵上落去,這件事太詭異了,繼續待在庭外未必有好處,可就在趙富貴剛剛落下時候,空之中萬道光芒墜落,那一道道光芒劃過空,猶如星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