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張誌偉:嚴格的退市製度是注冊製的基礎(1 / 1)

張誌偉:嚴格的退市製度是注冊製的基礎

言論

國務院發布新“國九條”。新“國九條”具有比較深遠的現實意義和戰略影響,主要因為它是對未來一定時期證券市場改革發展藍圖的頂層設計,是下一階段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的任務清單。

在以國務院文件形式發布的新“國九條”中,把股票發行注冊製和上市公司主動退市製度作為重要內容,足見這兩項製度對資本市場未來發展總體框架的意義。

股票發行注冊製的實施,意味著優質股票上市融資通道打開,上市難就會成為曆史的記憶。不難想象,股票發行量在一定階段會有突飛猛進的提高,這對於那些對資金饑渴難耐、苦等上市的擬上市公司而言是久旱逢甘霖;長期來看,對於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創新發展無疑都具有重要意義。

在新“國九條”中明確規定“對欺詐發行的上市公司要實行強製退市”,力度空前。股票發行注冊製是資本市場的重大改革,為市場補充新鮮血液,在推出之前,相應的股票退市製度理應提前出爐,一進一出兩個閥門都帶給投資者信心,市場信心自然會逐漸恢複。

不可否認的是,當前的退市製度仍然存在諸多漏洞,瀕臨退市的公司通過各種手段最終可以逃避退市的處罰,僵而不死,死而不退,熱炒ST劣幣驅逐良幣等等不正常的現象,打亂了一些投資者的投資邏輯。

南紡股份在連續5年虛增利潤的背景下,還能“不死”,且隻被罰了50萬元,從2006年至2011年連續6年虧損,南紡股份本應退市,卻憑借造假躲過此劫。究其原因,缺乏應有的“鐵腕”製度是根本原因,2012年至今,A股退市者隻有*ST炎黃和*ST創智,退市長油目前仍處退市整理期。而如南紡股份、萬福生科在內的造假公司,均可逍遙於A股。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對於退市製度改革,將構建符合我國實際的、有利於保護投資者的退市製度,這是未來的方向和要求,同時,進一步完善市場化、多元化的多元化退市指標體係,一方麵要鼓勵企業主動退市,包括轉板、並購,一方麵對於欺詐上市企業強製退市,總體上形成公司進退有序的資本市場良性秩序。

嚴格的退市製度一旦建立,那些造假者惶惶不可終日,那些劣質的上市公司被避而遠之,退市長油即將步入退市整理期之前還被惡炒的現象永遠成為曆史,再有注冊製帶來的源源不斷的活水,資本市場豈有不牛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