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簡述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與分工的深化(1 / 2)

簡述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與分工的深化

商界論壇

作者:周廷珽

作者簡介:周廷珽,男,漢,貴州省貴陽市,貴州省信息中心\經濟師,經濟學學士,研究方向為宏觀經濟、區域經濟、城市經濟。〖ZK)〗

摘要:當產業分工重組之後,生產性服務企業成為了產業鏈中的組成部分,在專業化分工過程中成為了分工經濟中不可獲取的一個重要環節,推動著生產性企業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並提高經濟競爭實力。本論文針對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與分工的深化進行研究。

關鍵詞:生產性服務業;競爭;分工的深化世界經濟發達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和日本,生產性服務業成長速度是非常快,在國民生產值中所占有的份額逐漸遞增。中國政府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將交通運輸業、現代物流業、金融服務業、信息服務業和商務服務業等納入生產性服務業範疇。自十一五以來,我國的生產性服務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然而仍有許多不足,需要完善和提高,充分發揮其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對2020年我國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生產性服務的界定

生產性服務屬於工業生產活動中所投入的中間服務階段,其是為了對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各個環節起到支撐作用,而提供了與產品和流程設計相關各項活動涉及到產品推廣經營。以金融業為例,其屬於是生產性服務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提供者非最終消費服務,全方位支持著與工業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提供產品設計、市場調研、廣告宣傳以及產品的售後服務等等。

關於生產性服務的外延,在學術界還沒有統一定論。但是作為與實物商品相關的服務,其與信息技術息息相關,主要是指與貿易相關的各項服務,以及中介服務和金融保險業所提供的服務。處於知識經濟時代,由於生產性服務服務的存在而使企業的非價格競爭手段形成,並將產品差異性凸顯出來,為產品價值的增值提供了可能。

二、生產性服務與分工的深化

經濟學角度對於“生產性服務”的理解,是將其劃歸到微觀經濟實體,以提供中間服務為主,以通過為工業生產活動提供專業性服務,獲得更高的經濟利潤。作為中間性服務,其是由中間廠商提供專業化生產性服務,並以此作為生產要素,在生產的各個環節中加以滲透,不僅可以使企業的生產成本和組織成本大大降低,而且還能夠促進產業鏈運行效率的提高。通過中間服務的提供,使最終產品的內容得以改變,產品的質量也獲得了大幅度的提升,提供生產性服務的行業,即為生產服務企業。

生產性服務在資本投入上,主要為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生產性服務業則為該項資本引入到商品生產部門提供了途徑。生產性服務的投入大量地積累了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通過改善產品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使經濟服務得到不斷地發展。從宏觀的角度而言,工業製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之間並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而是雙方相互影響的互動關係,其不僅使中間投入發揮著積極作用,而且還促進了工業經濟增長。

服務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工業的繁榮。越來越多的生產性服務要素融入到現代工業生產中,諸如公共事業、電信業、運輸業、金融保險業等等。作為中間投入要素,不僅滿足了工業生產的各項需求,而且還會隨著中間需求的擴大而降低分工成本,推動工業快速發展。服務行業要滿足經濟發展需求,主要體現在商品生產體係內部,即生產技術的進步程度,分工的深化程度以及企業管理方式的變革等,都會促使工業生產體係從內部展開。隨著服務環節在工業生產體係中分離出來,工業生產組織結構變革會在服務業的帶動下進一步發展,分工也會隨著服務業效率的提高而不斷深化。

三、生產性服務成為企業獲得行業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

(一)生產性服務是資本進入企業生產的橋梁

隨著市場經濟的多元化發展,生產企業麵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原有的物化競爭逐漸地轉向知識元素的競爭。當生產企業中的知識資本和技術資本越來越受到重視的時候,生產性服務就會在實際應用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橋梁作用。特別是知識元素和技術元素,為適應生產企業發展需要而被投入了大量的生產性服務受,使專業技術轉向服務化,諸如科研開發、技術谘詢等等,憑借信息技術轉化為生產能力,為需要服務的企業提供技術支持。與此同時,生產企業也會隨著信息技術應用範圍的不斷擴大,將更多的精力應用於生產創新當中。越來越多的企業也憑借信息技術創新生產方式,以加大行業產業的專業技術力量,推動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的有效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