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轉型創新顯活力———中國電信戰略轉型紀實
王政
“調研手記”移動業務分流、互聯網等新興技術的衝擊,讓全球固網業務持續萎縮,固網企業普遍虧損。然而,2005年以來,中國電信收入卻一直保持正增長,累計利潤超過1000億元,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年均增長6%,2008年更是成為全球唯一一家收入和利潤正增長的固網公司。7月8日,美國《財富》雜誌公布2009年度全球企業500強,中國電信再次上榜,列263位。
在很多國有企業看來,輔業是主業的“包袱”,盤活存續資產,也一直是困擾大型國有企業的難題。然而,中國電信卻不花國家一分錢,通過資產重組和市場化運作,在央企中第一家輔業改製上市,不僅解決了11.3萬人的就業穩定問題,還累計融資50億港元,並實現了收入和淨利潤指標年均兩位數的增長。
作為中國電信運營業的“百年老店”、電信改革的“母體”、全球最大的固定通信網絡運營商,中國電信積極充當行業發展的先行者和探索者,在短短四年裏摸索出一條從傳統固網運營商到現代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的轉型之路。
◆ 戰略轉型:變通信服務為信息服務
“我剛出北京站,請問去鳥巢坐幾路車、怎麼轉車?”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究竟有多高?”
“我明天去杭州出差,請幫我訂一張機票,並預訂一間靠近西湖的四星級酒店標準間,謝謝!”
……
提起114,許多人的第一反應也許仍是查號台。不過如今的查號台早已變身為“號碼百事通”(以下簡稱“號百”)。訂餐、訂房、訂機票、訂酒店、問路、要車、找工作……無論你找的目標是大是小,具體還是模糊,樣樣它都管。更讓人驚喜的是,作為中國電信提出戰略轉型之後大規模運營的第一個信息服務業務,“號碼百事通”如今不僅已成為人們生活的管家、學習的參謀、工作的幫手,更成長為企業新的增長點。
“號百”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王瑋告訴記者,2007年8月16日,由集團垂直管理的專業化公司———號百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成立,當年完成收入37.66億元,同比增長45.29%;2008年,“號百”業務收入已達57.92億元,同比增長51.14%,拉動中國電信經營收入增長1.06個百分點;2009年1~7月,實現收入39.38億元,同比增長37.9%,拉動中國電信經營收入增長1個百分點,連續三年年均增長率30%以上。
2009年以來,“號百”精心打造的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在3G時代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點擊天翼3G手機上的號碼百事通圖標,你會發現“號百大廳”和“應用下載”兩個界麵。其中,“號百大廳”不僅包括網上搜索服務“114搜”、訂機票服務“任翼行”、“訂酒店”、訂電影票服務“院線通”、歌曲搜索“本地樂搜”,還有“美食指南”、“世博會訂票”等功能。
王瑋告訴記者,9月份,“號百”已經在全國推出了網絡搜索和短信搜索相結合的118114“全能搜”業務;9月底,具備訂機票、訂酒店、訂電影票功能的“三訂”業務,已在全國50多個城市上線;而具備話務員服務,能實時更新地址,提供公交換乘路線、顯示道路擁堵情況等功能,比普通GPS導航更方便、更精準的“號百導航”業務,也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推出。
從查號台到“號碼百事通”,114的變遷雖然隻是中國電信從通信服務商向綜合信息服務商轉型的一個縮影,但這一源於中國電信烏魯木齊分公司的創意,卻向世界證明了中國電信人進軍信息服務領域的智慧、勇氣與實力。
中國電信總經理王曉初回憶說,2004年11月他剛到中國電信的時候,企業的業務模式依然是發展固話和互聯網接入。當時,全國固定電話拆機數已超千萬,業務量增長速度迅速下降,APRU值(平均每個用戶每月的通信消費值)大幅下挫,公司投資占收入比高達30%,是全球電信公司平均水平的兩倍……一係列深層次問題擺在這位新掌門人麵前。
2004年底到2005年初,王曉初先後到廣東、福建、貴州、廣西等地調研,深入了解基層企業的經營情況,在他的腦海中,戰略轉型的方向和目標逐步清晰:轉型的方向就是綜合化和價值鏈化。從橫向上看,綜合化是實現業務的多元化、網絡的多元化和終端的多元化;縱向而言,實現價值鏈延伸,主要針對企業客戶、集團客戶和行業客戶,從提供單一的語音服務轉變為提供綜合業務服務,滿足其多樣化的需求,延伸業務價值鏈。
“如果把傳統語音市場比作一條窄窄的淺灣,那麼信息化市場就是一望無際的藍色海洋。”王曉初解釋說,麵對政府、行業、企業、社區、農村蓬勃發展的信息化需求,實現從電信業向信息服務業的跨越,通信業才能獲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換句話說,假如中國電信能從傳統的話音和網絡接入的運營商,向一個囊括話音、數據、圖像的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轉型”,承載更加豐富多樣的社會信息交流,必將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也必將更高效優質地服務於社會各行業、各地區信息化建設。
2004年12月22日,王曉初在集團公司工作會議上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從傳統基礎網絡運營商向現代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轉型”,打響了中國電信企業戰略轉型的第一槍,隨後,行業內其他企業紛紛跟隨開始轉型。
為徹底改變過去布網、放號、等收入“春耕秋收”般的發展模式,中國電信首先調整組織架構、考核機製及各項資源配置,逐步建立起聚焦客戶的運營模式。積極推進“精確管理”,推行企業收入、投資、成本和人力資源的結構性調整,實現了由投資成本拉動型向規模效益型轉變。配合技術創新、管理流程創新,中國電信這個“巨人”逐步靈動起來。2005年,公司主營收入同比增長6.4%,而資本開支下降了4.3%,2006年資本開支繼續下降8.9%,自由現金流同比增長了33.4%。
如果說“號碼百事通”是中國電信在拓展個人信息服務領域的一次成功嚐試,那麼,麵向中小企業推出的“商務領航”,就是中國電信麵對日益增長的政府和企業信息化需求進行的又一重大探索。
2005年8月8日,中國電信與聯想集團、思科、微軟、神州數碼、惠普、中興、點擊科技、用友軟件等8家IT“巨頭”共同組建中國中小企業信息化聯盟,全麵整合聯盟成員的優勢資源,進一步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發展、應用。在聯盟成立大會上,中國電信推出了麵向中小型企業的一站式信息化應用解決方案———“商務領航”。
“廣大中小企業有廣泛的信息化需求,但出於成本考慮,許多企業並不適合搭建自己的企業信息化係統,‘商務領航’就是中國電信專門為這些企業搭建的信息化平台。”中國電信廣東分公司徐叢副總經理介紹說,“商務領航”將眾多IT軟、硬件產品與電信的基礎通信業務和增值業務相融合,為商業客戶搭建了一個專業的、安全可靠的、高效的電信級網絡和服務平台。經過幾年的發展,中國電信“商務領航”平台現有的產品線已全麵覆蓋客戶的日常通信、辦公、生產管理等領域,可提供總機服務、協同通信、網管專家、網絡傳真、企業郵箱、視頻會議、辦公OA、進銷存等一站式信息化應用解決方案。“商務領航”不僅解決了商企客戶信息化應用需求,有效控製企業管理成本,加速企業信息化進程,而且使客戶免除了維護通信設備、網絡和應用係統的後顧之憂,一經推出,就得到了中小企業的廣泛歡迎。
“廣東省‘商務領航’品牌客戶已經突破100萬戶。”徐叢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正在為全省60.7萬個政企客戶提供通信網、互聯網、移動網的信息化應用和行業應用,產品服務接近60個,同時提供政務動態、稅收政策、工商信息、司法訴訟、經貿資訊等資訊信息。未來,“商務領航”還將推廣諸如綜合辦公、無線定位、“全球眼”視頻監控等豐富功能的信息服務。截至2008年,僅廣東一省“商務領航”業務收入就達63億元,同比增長76.4%。
轉型戰略的實施,使中國電信逐步化解了企業主要依靠固網語音業務發展的風險,拓展了新的發展空間。2008年,中國電信非語音收入占比從2004年的22%提升到45%,寬帶用戶增長到4718萬戶,增值業務收入達到182億元,綜合信息服務收入達到102億元。中國電信連續4年被國資委評為A級績優企業,並連續多年入選“世界500強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