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城集團堅持產品創新 打造文化品牌
經濟日報 劉 佳
驚險刺激的大型遊樂項目,精靈古怪的卡通形象,聲光電營造的魔幻世界……這是華僑城集團在深圳打造的第一家歡樂穀主題公園。
2006年,華僑城第二家歡樂穀在北京開業。今年,隨著成都歡樂穀和上海歡樂穀的相繼開業,華僑城開啟了主題公園連鎖經營的新天地。
“做優質生活的創想家”是華僑城集團的核心價值理念。華僑城集團黨委書記、副總裁鄭凡自豪地說:“秉持這一理念,華僑城創造性提出了旅遊與地產互動發展的新模式,並賦予其文化內涵,致力於片區的綜合開發。”
早在1985年成立之初,華僑城就確立了“環境就是優勢,規劃就是財富,結構就是效益”的理念。24年間,華僑城集團走出了一條綜合開發的道路。
1989年,華僑城從濃縮中國傳統文化入手,創造出中國第一家文化主題公園錦繡中華;隨後從民俗文化中汲取精華,開發了中國民俗文化村;用薈萃世界建築藝術與演繹曆史畫卷的雙重手法,塑造了世界之窗;融文化體驗、器械遊樂與情景創造為一體打造了歡樂穀……
華僑城以主題公園為核心,建設了一批具有文化特色的主題公園群落。2008年,華僑城各景區以1350萬的總入園人數再次進入全球主題公園公司前八位。
通過對自身實踐的總結和思考,華僑城提出了“旅遊+地產”的概念,將房地產融入主題公園產業鏈,實現了從旅遊主導產業到房地產業等關聯產業的延伸發展,逐步形成了具有文化特色的片區開發運營模式。
在地產開發過程中,華僑城依靠深圳灣和錦繡中華、中國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等主題公園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資源,項目設計注重讓社區居民充分享受主題公園的文化和景觀,建設居民可自由參與的休閑設施和場所。
華僑城以“創想無限”為理念,把文化產業與旅遊、地產相融合,使各產業之間緊密相連、共同發展。讓文化意識融入企業發展,讓核心產業都擁有文化內涵,這是華僑城集團能成為“文化經濟”先行者的訣竅。
隨著文化旅遊業的不斷發展,華僑城以前瞻性眼光打造了以西班牙文化為主題的華僑城大酒店、以意大利文化為主題的威尼斯酒店、以東南亞文化為主題的海景奧思廷酒店、以水文化為主題的茵特拉根瀑布酒店等一批主題酒店群,並開發了何香凝美術館、華夏藝術中心等一批文化藝術設施,建成了集旅遊、文化、娛樂、休閑於一體的旅遊度假區。
由華僑城集團投資35億元精心打造的東部華僑城是以文化旅遊為特色的首個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集休閑度假、戶外運動等多項文化旅遊功能於一體,在山海間巧妙規劃了大峽穀、茶溪穀、雲海穀三大主題區域。
成功打造旅遊景區的文化品牌,使華僑城各景區遊客接待量年年攀升,至2008年底,華僑城各旅遊景區累計接待遊客達到1.32億人次,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旅遊產業群。
做“優質生活的創想家”,在這個理念的指引下,華僑城集團經過24年的不懈努力發展成為跨地區、跨行業、跨國經營的大型集團公司,形成了以房地產及酒店業、旅遊及相關文化產業、電子及配套包裝產品製造三項核心業務的發展格局。
截至目前,華僑城集團總資產達400多億元,員工總數達3.2萬餘人。
華僑城文化創造夢想
光明日報 郭麗君
自從提出“文化立市”理念以來,“設計之都”、“先鋒之城”已成為深圳的“名片”。如今亮相的中國首個“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東部華僑城,成為深圳的新“地標”。
“文化不僅是華僑城的根和魂,而且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華僑城集團黨委書記鄭凡說。除了成功開發深圳、北京和上海等地的房地產項目,華僑城還是文化產業的先行者。
◆ 文化品牌:用智慧創造快樂
就像到北京旅遊的人一定要到天安門一樣,初到深圳的人,錦繡中華、世界之窗、歡樂穀等大型主題公園非常值得一遊。這些大名鼎鼎的公園都是華僑城創造的文化品牌。
今年8月,國內投資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主題公園———歡樂穀即將在上海開業。從1998年的深圳,到2006年的北京,再到2009年的成都與上海,“歡樂穀”的四個連鎖主題公園各具特色,東南西北齊“歡樂”的創想得以實現,經營模式也從靜態觀賞型向快樂體驗型轉變。華僑城成功開啟中國主題公園連鎖經營的新紀元,成為中國旅遊業發展的一個典範。
如果迪斯尼進入上海了,華僑城怎麼辦?對此,華僑城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任克雷很自信:“我們在迪斯尼和環球的公園裏做過抽樣調查,問遊客最喜歡哪些項目,結果大家都選了那些最具震撼性的大型遊樂設備。而華僑城在遊樂設備方麵,特別是大型刺激性遊樂設備要超過迪斯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