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股份 盤旋在雪域高原上的巨龍
中國企業報 徐旭紅
高原公路,百年大計。
千百年來“世界屋脊”上沒有一條公路,國外出版的《西藏始末記》寫道:“亂石縱橫,人馬路絕,艱險萬狀,不可名態。”“世界屋脊”上到處巍峨雪山挽著莽莽野林,巨石絕壁依著萬丈深淵,要在這裏修築公路,談何容易!
“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把祖國的溫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天路》優美動人的旋律把人們帶進那奇幻美麗的雪域高原。
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正是鋪設這條條神奇天路從而帶引人們走進人間天堂的建築者。2008年度公司在建工程項目共計24個,公司總資產197682萬元,淨資產91893萬元,實現營業收入61972萬元,利潤總額1425萬元,人均年收入25152元。
自1999年3月正式成立,經過10年的發展變革,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順應曆史潮流,善於抓住機遇,與時俱進,成功推動股票上市,不斷促進經營機製有效轉換,優化資源配置,積極發展建築、建材、礦產的多元化產業。從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到區內主要幹線公路,從雅魯藏布江上的第一座大橋到柳梧大橋,天路公司大力邁進發展的步伐,逐漸成為自治區乃至中國建築工程行業的知名國有企業。
◆ 天路精神
21世紀企業發展之路,必須以全球化、信息化的大時代背景為依托,運用先進的管理理念,突破種種局限從而實現企業自身的成長與成熟。一個卓越成功的企業必定有一種專注的精神。
天路公司作為立足於西藏的企業,西藏獨特的自然與曆史環境在對企業發展提出挑戰的同時,也賦予了它一種非物質的巨大財富。
天路精神概括來講就是“老西藏”精神。
什麼是老西藏精神?父輩的行動告訴我們,老西藏精神就是在海拔五六千米的地方,就算機器都可能“缺氧”,但人的精神不能缺氧。
“老西藏”精神這個思想脈絡已浸入一茬茬天路人的血脈、骨髓。
“生命禁區”空氣中的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區一半,就是徒步行進也相當於在內地負重20公斤。但這些嘴唇烏紫、臉上綴著“高原紅”的漢子們風趣地說:“我們在山上,住的是5000米高度,睡的是30度斜坡,氣溫是零下30度,開水沸點是70度,可我們的勞動熱情卻超過了100度!”
在天路公司,從上到下,絕大多數幹部職工都是從父輩手中接過鍬、鎬,父輩傳下的“老西藏”精神也同樣激勵著他們,在傳承的同時,天路人時刻不忘夯實自我的專業能力。
天路公司的公路及橋梁施工能力、工程施工質量、公路建設市場占有率、工程機械設備的先進程度及擁有量在西藏自治區內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成立以來,曾承擔青藏公路、川藏公路、中尼公路等國道和區內主要幹線公路的施工任務,修建了雅魯藏布江大橋、柳梧大橋等大型公路橋梁。
青藏公路格爾木至拉薩段整治改建工程(第三合同段)總投資1.53億元,建設規模90.57公裏。天路公司通過19個月的艱苦施工,工程質量評定為優良。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天路公司充分運用多年高原凍土施工經驗,始終注重保護脆弱的高原環境,使沿線凍土帶及薄弱的植被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天路公司作為自治區內唯一參建自治區成立40周年大慶獻禮工程———拉薩至貢嘎機場公路新改建工程的企業,建設的E合同段工程總投資1.29億元,建設規模16.15公裏。天路公司始終維護“區門第一路”的地位,采用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方便、施工質量好、作業效率高的路麵攤鋪專用設備,曆時32個月,確保了竣工後的路麵工程達到全自治區瀝青路麵樣板標準,尤其是在施工組織、工藝、質量、進度方麵一直位居所有參建單位前列,受到各級領導及業界同行的普遍讚譽。
拉薩市柳梧大橋是天路公司作為自治區內唯一參建自治區重點工程的企業,承建的北立交和南引橋工程投資1.1億元。公司采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連續箱梁結構、碗扣式滿堂支架等新工藝、新技術,確保了全自治區第一座現代化特大型城市互通式立交橋的順利建成通車,實現了拉薩乃至自治區曆史上立交橋“零”的突破,填補了自治區立交橋工程建設的空白。
此外,天路公司作為自治區內唯一參建企業承建的青藏鐵路崗秀1號特大橋、崗秀車站和地下水路塹工程均被評為優質樣板工程;金珠西路改擴建工程、拉薩市大昭寺周邊環境整治工程成為市政路麵工程樣板工程。
2008年5月,天路公司作為全自治區第一個有實力施行代建製的企業,受交通廳全權委托,負責建設全自治區首個交通代建項目———納木錯至班戈公路改建工程。
◆ 跨越式發展
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在西藏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大好形勢下,大膽決策,努力推進企業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幾年來,天路公司不斷深化改革,深入推進經營機製的轉變和完善,穩步發展多元化經營,緊緊圍繞以市場為導向、以管理為手段、以質量為根本、以效益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堅持向規模經營要效益、向質量要效益、向優化資源配置要效益、向高新技術要效益、向管理科學要效益的經營方針,企業競爭力進一步提高,發展更具活力。
為進一步深入推進經營機製的轉變完善,實現增產促效目標,天路公司因企製宜,不斷壓縮管理層次,推行扁平化管理,實施“拆六並三”、“拆三並一”和撤銷分公司等舉措。本著“有所為有所不為,有進有退”的原則,大力發展主業及其相關上下遊產業,為公司增添了長期而穩定的、新的利潤增長點。
在突出主業發展方麵,天路公司努力拓展周邊市場,相繼取得公路路麵工程專業承包一級、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市政公用施工總承包二級資質,鐵路工程施工總承包三級,順利完成了青藏鐵路、“兩橋一隧”、拉薩柳梧大橋、拉薩市金珠西路、八一路、色拉路市政改擴建工程,為提高企業聲譽,增強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邁出了可喜的步伐。
公司董事會及經營班子承續良好發展的勢頭,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遵循“以五個突破口,不斷開創公司各項工作新局麵”的發展理念,圍繞“加強執行能力建設,全麵推行精細化管理”的工作目標,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經營機製及各項規章製度,明晰產權關係,不斷優化資源配置,製定並實施了一係列改革措施,更加強化公司投資決策中心的功能,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籌集的資金進行企業技術改造、產業升級、擴大經營領域,注重人才培養,為企業的穩步發展創造了條件、贏得了空間與時間。
作為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業的建築企業,天路公司始終把工程質量視為企業的生命,堅持貫徹落實“樹誠信意識,做精品工程,創天路品牌”的質量方針,完善三級質保質檢製度,逐步建立健全質量管理保證體係。2006年,順利完成ISO9001質量管理體係、ISO14001環境管理體係、OHSM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係(QES三標一體化)認證,從質量、環境管理和職業健康安全三方麵逐步完善了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管理體係,促進了質量全麵提高,為企業競爭力築就了後盾,不斷開創質量效益型企業工作的新局麵。
天路公司在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榮譽屬於貢獻者,天路公司自身的不斷發展和對經濟社會發展所作的貢獻得到社會的認可。企業多次榮膺1999~2001年“全國優秀施工單位”、2001年度“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之列、2002年度全國上市公司綜合績效百強之列(綜合排名第97位,成長性排名第38位);連續幾年通過自治區國稅局“A級最佳信用度納稅人”和自治區建設銀行“AAA”信用評定。
◆ 大道通天
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為順應自治區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以及“二產抓重點”戰略全麵實施的要求,天路公司確定了“鞏固建築業、配套建材業、大力發展礦產業”的企業發展戰略,在夯實建築業這一主業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市場,大力發展建材業、礦產業,形成適度多元化經營局麵。
近十年來,憑借著強大的經濟技術實力和良好的社會信譽,累計完成投資37億元,承建和擴建公路裏程數千公裏,建設橋梁80餘座。
2006年6月,天路公司順利完成了曆時半年的股權分置改革工作,通過不懈努力,最終以95.188%的高讚成率通過了流通股股東對公司“每10股支付2.8股股份”的低對價方案。股權分置改革作為我國證券市場的創舉,完善了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和資本運營機製,促進非流通股股東與流通股股東利益一致,有助於鞏固上市公司全體股東的共同利益,從整體上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後股權時代的來臨將為天路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曆史性機遇,為天路公司通過資本市場再融資奠定堅實的基礎。
2007年9月,天路公司非公開發行4800萬股普通股股票,實際募集資金4.2億多元,實現了曆史性跨越,進一步增強國有資產的控製力,推動天路公司持續健康穩步發展。天路公司投資2.8億元單方增資西藏高爭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同時收購其他股東持有高爭股份的股權,使公司持有高爭股份的股權達到71.82%,實現控股高爭股份,為構建天路公司建材第二核心業務,完成建築建材產業鏈的整合提供了現實保證。作為高爭股份公司控股股東的天路公司全力支持高爭股份第二條2000噸/天幹法水泥生產線(“二線”項目)順利完工,隨著“二線”項目的建成投產,高爭股份將發展成為以水泥生產銷售為主的自治區規模最大的建材龍頭企業,實現了建築、建材生產協同經營、共同增長的戰略格局和產業框架。
2007年,天路公司順應時代要求,在建築建材業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在自治區國資委的大力支持下,轉入發展以特色資源為依托的國有控股企業進程。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區內企業控股”開發拉薩市尼木縣衝江銅礦的合作勘查開發基本原則,天路公司控股勘查開發衝江銅礦。目前與西藏地勘局地質二隊合作勘查的野外鑽探、取樣、試驗工作進展順利,這是天路公司順應自治區“二產抓重點”經濟戰略,保持健康發展和良好穩定性的有力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