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撒手而去(1 / 3)

當天,湯成就離開賴岸鎮,坐飛機走了。

很快,湯成就被免職的消息,經過幾個小弟,和兩位司令的通道,

飛快的來到,第四軍區司令部的辦公室,和京城某些人的書桌上,隨後,這一年來,湯書記的所做作為也被有心人了解到了。

趙老總的評語是,"亂彈琴!"

王副司令的評語是,"這小子幹的不錯。"

大哥大的評語是,"看來,我的麵子不夠啊!"

幾位小弟的家長紛紛表示,"奇才,有魄力,可惜沒耐性。"

湯成就離開一個星期,賴岸鎮幹部被調整,

原鎮副書記等人,調到縣裏政協、人大等部門,開始提前養老。

原副鎮長等人,進入縣屬廠礦的工會、婦聯,開始新的工作。

兩家鎮辦企業,收歸縣政府直接管理,私人股份被剔除,原有合同全部終止。

另外,部隊方麵的股份,被提高一成,可是,兩個軍區都沒人參,加新合同的簽約。

既然已經是縣直屬企業,原鎮居民享有的分紅,被建議,分紅範圍擴大到全縣,

經過仔細計算,發現平均每人,分不到十塊錢每年。

縣委常委們認為,每人分這麼少毫無疑義,索性取消這個條款。把這筆分紅,轉為政府辦公費。

縣委縣政府向市委,遞交購車申請,為了滿足政府工作需要,希望購買幾輛新車。

陶書記到市委遊說。保證,會借給市委市政府兩部新車。

賴岸鎮原幹部集體失聲。賴岸鎮居民,開始坐車、坐船、離開賴岸鎮,

直至新任書記、鎮長等,七名鎮常委履新,才發現,全鎮兩萬多名常駐人口,隻剩下不到三千人。

因為鎮裏的居民消失,兩家企業沒人幹活處於停產狀態。

縣政府認為,既然開工人手不足,發文,要求勞動局,在全縣範圍內,調集勞動力到賴岸鎮。

人手到位後,發現沒有居住地,縣政府緊急調撥救災帳篷應急,

然後,開始發動幹部,給原住民做工作,希望原住民,為了發揚主人翁精神,為了南灣縣的發展,協助鎮政府,收容這些無處居住的工人。

可是,原住民大部分離開,家家戶戶都是一把鎖頭看家,難道要砸鎖闖空門?

縣政府隻好,再次征集調撥救災帳篷,終於把住的問題解決了。

緊接著,工人的吃飯又出了問題。賴岸鎮的農貿市場,沒有人買賣蔬菜肉類!

人都走光了,當然沒人做生意。

還有一個問題是,賴岸鎮原本的蔬菜肉類供應,是由海軍包送貨。

合同取消後,海軍自然停止這項服務。

縣政府隻好繼續調撥,終於,把這些令人煩惱的,吃喝拉撒睡解決掉,可以開工了。

可是,新來的工人,沒養過海魚,不知道怎麼喂料。

喂食過量的網箱,開始陸續有魚死亡,很快,附近的網箱也開始死魚。

政府緊急召集專家,協助解決問題,經過一段時間摸索,終於解決了喂死魚的問題。

接著,礦場出現工人受傷,原因是搶奪水晶礦石。因為幾個礦坑,被縣政府,分別承包給幾個老板。這些老板們,各個都是上麵有人的牛人。

發現賴岸鎮的水晶礦,隻有兩個是高品礦坑,幾個牛人談判分配不果,開始動武!

縣政府再次派人進行調停,進行了重新分配,總算讓幾個老板冷靜下來。

水晶礦開始正常出礦。可是,賴岸鎮的陸路交通,根本無法承擔重型貨車進出。

導致礦石堆積如山,無法運走。政府再次緊急,向海運部門求援,由老板們,付出高額運費,總算把積存的礦石運走。

再接著,魚可以出箱了,可惜沒有人收購,聯係原來的采購商不果。

政府緊急(好緊急)尋求市場援助,瓊州本身就是個島嶼,沒有那個地方的市場,會缺少魚貨。

政府發動幹部職工,救助性購買一批。可惜,人少魚多。

雖然低於市場價,南灣縣隻是賣出去一成左右魚貨,在沒有人來買了。

黎副縣長知道,賴岸鎮的魚,原來是賣給香港、日本的。

黎副縣長親自組織船隊,把魚運到香港。在香港海域被海關截查,

最後,被判定為,走私不合格魚類食品進入香港。

香港政府,因為走私船隊宣稱,這次走私鮮魚,是瓊州某縣的政府行為。

港英政府的照會,送到新華社香港分社。在照會送達京城時,香港某商人,利益被侵害的律師信,和訴狀也到了瓊州法院。

中國駐聯合國代表,收到一份道歉信。信裏,對援助瓊州的風力發電項目,違反了當地政府規定,表示道歉。並保證,不會在犯類似的錯誤。希望中國政府原諒。署名是,聯合國新能源援助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