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集:四個要求(3 / 3)

“資信證明看起來最複雜,要求很高,但是卻是最簡單的。以徐總的人脈,應該可以辦到。辦不到的話,就找賀副司令員,讓他想辦法。”

徐小平也說沒問題:“這個我已經想好辦法了,等回國我就去弄。”

“要求保證瓦良格不作為軍事用途,這涉及到國際民品貿易規則,還有個國家信譽的問題,”大使沉思了半天,“不過也好辦,這隻是堵外人嘴的。”

龍鎮海對國際貿易不太懂:“民品貿易,一定不能做軍用?”

這時候參讚給他做了科普:“國家間的軍品貿易要在聯合國備案的,我們以前買蘇-27也是一樣。民品,比如民航飛機、船舶,是禁止軍用的。不然我們國家買了那麼多波音客機,怎麼沒拿幾架改成預警機或者加油機呢?”

“噢!”龍鎮海這才了解,“原來是這樣!”

“不過有不完全按規矩來的。一種就是走私,比如我們以前從埃及弄的米格-23和BMP-1,”老霍發話了,他平時很少說話,一說就這麼有料,“另一種就是耍賴。去年韓國買了明斯克和新羅西斯克號航母,好像到現在也沒有拆解嗎!”

老霍說的倒是實情。1995年,韓國大宇集團買了明斯克號,96年又買了新羅西斯克號。買的時候說是拆成廢鋼,可直到老霍說起的時候也沒動靜。韓國人當然打的是航母的主意,廢鋼多的是,幹嘛要買航母呢?

隻可惜韓國人終究算不過老天。船買回來了,卻發現根本沒有能力改造。等到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大宇集團也撐不住了,明斯克號賣給了中國中信集團,新羅西斯克號拆了。

徐小平在商場混跡多年,對這種事見怪不怪了,“鬼才相信韓國人是拆廢鋼呢。這事換做我們也是一樣,也簡單,到時候我澳門的公司倒閉,轉個手給國家。反正也不是國家出麵買的,不算違約。”

四件事算是解決兩件了。

“瓦良格必須作為商業用途,還要國家級批準,這個最有意思。”大使看看大家:“看來烏克蘭人還是有點心眼的,不像剛解體的時候那麼天真了。”

其他人仔細琢磨這句話,也漸漸悟出點門道。

什麼門道呢?

徐小平笑著說:“大使畢竟是大使,腦子就是快!烏克蘭人這是讓我們保證不把船拆了。這樣改造成航母就有希望,將來改的時候,少不了還要找他們幫忙,他們還能再賺點。”

這一點其實也正是中方想要的,自然也沒問題。

最後一個,要目的地所在國簽發的進口許可證,船自然是要拖到中國的,大連或者上海,那自然要中國出許可證,這也沒什麼問題。

四個都沒問題,隻是都要去活動活動。

剩下的就是穿的價格了。大使問龍鎮海:“龍組長,當初你和船廠那邊接觸的時候,他們開價多少?”

上次談價格已經是2年前在馬卡洛夫廠長的家裏了,“他們要的不多,”龍鎮海回憶說,“1000萬美元左右,比廢鋼價格高,就已經滿足他們的要求了。我當時說1500萬甚至更多也可以。”

“現在,這個價,恐怕不行了。”

大使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