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為家族狠心棄女 請代善牽出往事(2 / 3)

有了這樣的心思,吳克善的怒氣平息了不少,他狠了狠心,篤定地離開了。而就這樣被他撇下的烏那希,怔怔地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手足無措,隻覺得自己完全看不懂他的心思。但這件事裏,最可憐的人,始終隻有一個,那就是孟古青。她這輩子,也許注定隻能成為政治交易的犧牲品。科爾沁家族光輝萬丈的未來,注定要用她來獻祭。

話分兩頭,這邊福臨對孟古青糾纏不休,另一邊濟爾哈朗也展開了行動,去禮親王代善府上請他出山。

和碩禮親王代善,是太祖努爾哈赤的次子,與長子褚英一樣,都是元妃佟佳氏所生,是真正意義上的嫡出之子。一開始,性格較為溫和地代善並不受重視,倒是他的兄長褚英很得太祖賞識,太祖有意要立他為儲君。但是,褚英雖然勇敢善戰,性格卻躁烈狹隘,很難與人相處。他外與費英東、額亦都等開國五大臣不和,內與阿敏、莽古爾泰等兄弟不睦,最後更是公然與太祖對抗,屢教不改,最終惹惱太祖,先削爵軟禁,後被太祖下令處死。經此一事,太祖開始反省,他意識到了創業和治國是兩碼事,統治一個國家,光有武略卻沒有容人之量是行不通的。直到這時候,性格敦厚的代善才引起了他的重視。

其實,代善雖然敦厚卻並不平庸,他軍功卓著,也曾為大清立下過汗馬功勞。從萬曆四十一年他剿滅烏拉部開始,他追隨父親,指揮了撫順之戰、薩爾滸之戰等重大戰役,屢建奇功,統一了整個蒙古地區,為後金建國鋪平了道路。

天命元年,後金正式建立,努爾哈赤將他封為和碩貝勒,與堂弟阿敏、五弟莽古爾泰、八弟皇太極並稱為“四大貝勒”,而他比其他三人稍為年長,身份也更為尊貴,因此被朝堂內外尊稱為“大貝勒”。一時間,他的身價暴漲,變得炙手可熱,成了眾多朝臣巴結的對象。而父親努爾哈赤也默許了這一切的發生,他自己也曾不止一次地對旁人說:“等我百年之後,我的諸幼子和大福晉交給大阿哥收養。”

立為大貝勒之後不久,努爾哈赤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對代善的穩重敦厚愈發滿意,終於將他立為儲君,開始代理國政。自此,坐擁正紅、鑲紅兩旗的他,權勢煊赫。每當努爾哈赤出征或不在朝中的時候,一些重大的軍機要事都要先呈報代善。就連當時的朝鮮,也開始稱代善為“後主”,國事間的交流,都常常直接與他聯係。

如果不出意外,一切本該按照太祖預設好的軌跡按部就班的進行,然而,一件突然爆發的醜聞卻徹底毀滅了他的政治前途,斷送了他的政治生命。

那是天命五年的春天,小福晉德因澤在八貝勒皇太極的授意下,到努爾哈赤麵前去告發多爾袞的母妃阿巴亥與大貝勒代善“私相授受”。她先是說阿巴亥送食物給代善和四貝勒皇太極吃,企圖籠絡人心,皇太極接受而未食但代善接受而食之;後又告發說阿巴亥經常深夜出宮到代善家去私會,與他獨處一室;還告發說舉行聚會時,阿巴亥刻意精心打扮和代善眉來眼去。努爾哈赤聞言震怒,立刻派人著手調查,經調查,一切並非誣陷,兩人確有私情。努爾哈赤為此怒不可遏,但由於家醜不可外揚,他隻得打落牙齒往肚裏咽,以私藏金銀的罪名而將阿巴亥“離棄”,而代善也從此失寵於父汗。至此,皇太極以極小的代價,達到了排擠代善,打擊阿巴亥的目的。

代善其人,什麼都好,最大的問題出在女人身上。他性格寬柔,喜好女色,容易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感情用事的時候,他特別容易被女人牽著鼻子走。阿巴亥看上代善,就是看中了他易於掌控的特點。

眾所周知,多爾袞的母妃阿巴亥出生於長白山下、鬆花江畔的烏拉部落,是當時強盛的明代海西女真扈倫四國之一的烏拉國國主滿泰的女兒。童年的阿巴亥生活在女真烏拉國的第一家庭,天真浪漫,聰明伶俐。剛林主持編寫的《太祖實錄》上也說她“饒豐姿”。盡管他形容阿巴亥天真美麗形象隻用了三個字,但已經勾勒出她雪明花豔的容貌和風姿綽約的身段。尤其是一個“饒”字,就足以給人難以言傳的無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