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代善不睦鄭親王 滿達海出門迎客(1 / 3)

代善的故事到這裏並沒有因大妃事件而徹底結束,相反,雖然他因此與汗位失之交臂,但在朝廷中卻仍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仍然擁有自己的勢力,他的身邊,仍然有著一群忠心於他的黨羽。因此,後來,在皇太極長達十七年的統治中,代善過得並不舒心,皇太極表麵雖然對他禮待尊重,實際上卻是處處打壓,代善和他的兩個兒子,常常因為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被罰,而且被罰得很窩囊。

其實,皇太極的行為也是可以理解的,努爾哈赤在世時,代善寬柔的性格就為他贏得了幾乎全部的人心,不論是在群臣中,還是在宗室裏,他都有很高的聲望,群眾基礎相當好。在支持皇太極登基的過程中,他與兩個兒子又不斷推波助瀾,其子嶽托、薩哈廉通過這件事緊緊地圍繞在皇太極周圍,走到了後金國權力的中心,在這種情況下,代善實際上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後金二號人物,心思深沉、腹黑多疑的皇太極對他有所忌憚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再加上代善很會籠絡人心,雖然表麵順從,背地裏卻常常倚老賣老,做出一些令皇太極不那麼舒服的小動作,因此皇太極心裏對他就更加不滿了。但皇太極畢竟老謀深算,深諳為君之道,對他的這個皇長兄一直采用打一記給一個甜棗的策略,敲敲打打,恩威並施,將代善牢牢地攥在手掌心之中。

可以說,皇太極在位的這十七年裏,代善雖有尊榮,但他這一支上的實權卻一點一點被剝奪,到後來,他幾乎被完全架空,特別是兩個兒子相繼死去之後,他就真的成了沒牙的老虎,從此淡出朝廷,變成了徒有位分的宗室重親。但這一次的離開並非心甘情願,一切的隱忍蟄伏都是為了韜光養晦,等待下一次的複出。這一等待,就等了整整七年。崇德八年八月,皇太極去世,多爾袞與豪格爭權,他看準時機重新出山,再一次登上政治舞台。他費盡心力在多爾袞與豪格之間斡旋,大義滅親,殺死了鼓動多爾袞自立為帝的子孫碩托與阿達禮,力保福臨登上皇位,而自己,則與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同輔政,重新將自己這一係血脈帶回了權貴榮耀之中。

在努爾哈赤諸子中,代善一係是最顯赫的一支。他的八個兒子中,三人被封為親王,二人被封為郡王,一人被封為貝子,一人被封為輔國公。在清朝世襲罔替的八大“********”中,代善祖孫三代就占了三個,即代善首封的禮親王爵,其子嶽讬首封的克勤郡王爵和其孫勒克德渾首封的順承郡王爵。

順治五年,多爾袞專權,代善見自己年事已高,有心無力,因此選擇了急流勇退,退回到了自己的王府別院中去養老,將自己的爵位傳給了自己的第七子滿達海,由他來承襲親王爵,處理一切日常事物,自己則不問世事,做起了逍遙老人。

如今,福臨有心奪回大權,代善雖然在野,但對朝堂的形勢也還是了然於胸的。他自己雖不出麵,但暗中還是派兒子滿達海從旁協助的。隻是,滿達海畢竟年輕,資曆尚淺,想要靠他來扳倒多爾袞,顯然是蚍蜉撼樹。因此,為了達到目的,濟爾哈朗等人必須要想辦法請代善出山,爭取由他出麵發聲,請多爾袞還政。

這一切表麵看起來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但實際上卻並不容易。一則是因為代善一向懂得明哲保身,年事已高的他並不樂意再去攪這趟渾水;二來則是因為濟爾哈朗並不是他所待見的一個好合作夥伴,他們之間,曾經也結過很深的梁子。

天聰九年,蒙古察哈爾部投降。皇太極命諸貝勒大臣從前來歸降的蒙古福晉、格格們中選擇中意之人充實自己的後院。代善一眼便看中了有財有貌的蘇泰太後。蘇泰太後是濟爾哈朗的妻妹,濟爾哈朗早就鍾情於這個小姨子,並已獲得皇太極的首肯。皇太極既已答應了濟爾哈朗,便不能再答應代善。他讓代善娶囊囊太後娜木鍾。代善嫌囊囊太後年紀大,便轉而要了既漂亮又富有的察哈爾汗之女泰鬆格格。但即便如此,他還是心有不甘,多次向大汗提出要強娶蘇泰太後,但都遭到了皇太極的拒絕。代善因此懷恨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