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真人東華正脈皇極闔辟證道仙經
采藥歸壺章第五
尹真人曰(謹遵山本增之):采藥必用夜半子時一陽初動者,其時太陽正在北方,而人身之氣在尾閭,正與天地相應,乃可以盜天地之機、奪陰陽之妙、煉魂魄而為一、合性命以雙修。
蓋此時乃坤複之際,天地開辟於此時,日月合壁於此時,草木萌孽於此時,人身陰陽交會於此時,至人於此時而采藥,則內征外應若合符節,乃天人合發之機、至元而至妙者也。
經雲:“食其時,百骸理,盜其機,萬化安。”又雲:“每當天地交合時,盜取陰陽造化機。”
於亥末子初之時,清心靜坐,凝神定息,收視返聽,一念不生,萬緣盡息;渾淪如太極之未分,溟幸如兩儀之未兆,湛然如秋江之映月,寂然似止水之無波,內不知乎吾身,外則忘乎宇宙。虛極靜篤,心與天通,先天大藥,隨我呼吸而入於黃庭。
周天數足,鉛汞交結,天然真火,熏蒸百脈,周流六虛,衝和八表。一霎時雷轟巽戶,電發坤門,五蘊空明,九官透澈,玉鼎湯煎,金爐火熾,黃芽遍地,白雪漫天,鉛汞髓凝,結如黍珠。三十六宮花似錦,乾坤無處不春風。
訣曰:“存神惟在腎,水火養潛龍,含光須默默,調息順鴻蒙。”此乃封閉之要訣也。(青羊鈔本此下有文六句,梓本無之,蓋後人所攙也,茲削而不錄)。
南樵子曰:修真煉至明心見性,歸真已得其半,學者果能九竅玲瓏、五蘊空寂、百節透澈,則采藥亦易得。邱長春曰:“深耕則易褥,布種為鉤玄。識得玄中奧,人元遍大千。”在人遇師不遇師耳(此梓本原文,鈔本大有竄改,不錄)!
閔小艮曰:聞諸駐世神入泥丸李翁諭我先師太虛翁雲:“成道多門,而采取非一。”
律宗所事為最高,蓋謂得自虛空也。得之之時,學者倘有遍體統熾之患,此情動於中之故。法惟退心於密,能感致太極真陽,陰焰自滅。夫此真陽,歸自坤位,升得乾護,歸體太極,故能降熄燎原之焰。
然非涼德所能感降吾身者。是以學貴累行,名曰深耕;次惟大隱朝市,不勞布種,自有人元虛集,而己則寂靜虛無以俟,此則律宗之所受授也。
夫太極真陽,學者德能感此,必自頂門而下,且必滴頂應闕,霎時清涼,驗乃如此,所謂“乾元得自頂、三界立清涼”是也。南樵所述,玄乎玄乎,而青羊鈔本,削而不錄,故準梓本訂增之。
又曰:(一得)參究“遇師”語意,輾轉不成寐,久之忽入一境,見我師太虛翁,燕坐如生平,手執一卷青紙金書,曰:“此是瓊官先生所遺,鶴林彭君纂入《天仙枕中秘》,世間尚有之,訪可得者。”
(一得)跪而閱之,記其大旨,乃即《太上宗旨》所載,須置活虎生龍,備為勾引,感太寶於虛際,是乃清淨道侶,以元引元、以一引一,此自然通感之妙用。書內有八十一偈,其七言曰:“活虎生龍習靜時,虛空交感不相知。無中生有還歸彼,有裏還無我得之。得此恍同巫峽雨,全憑目力慎維持。”蓋言以目後透而升,斯無逐情外漏之弊。其殿偈四言,蓋釋師字之義。
按《爾雅》“師,、眾也。”
《玉篇》“像他人也。”是籍男女眾人,以引元之義。如釋氏之無遮大會,即此妙用也。
《禮》曰:“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教以事,如集清淨道侶,以引太玄之事;喻諸德,則兼有積德之旨。
師字之義,所該如此。
偈雲:“太玄真一,極休如雌,感而遂通,行行合師。五五不圓,勿克應之。得之則榮,失之則枯。道無予奪,德孤乃孤。”
太虛翁曰:“斯貴自勉,毋辜負,爾自知。”又曰:“後世必有誤會者,豈僅作功行條數已裁!”二千五百人為師,五五是解師中眾字之義。
孤者眾之反,曰“德孤乃孤”者,言無德,雖遇眾,如不遇也。南樵所述師字,隱含如許妙義也。
南樵述而不之釋,感師慈示,爰謹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