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儒說這個世間,千奇百怪,無所不有,隻是你偏安一隅無法得見而已。是以我被皆以行萬裏路如破萬卷書為榜樣。
丁隱當年就曾經受此感召,在學業處於瓶頸之時,毅然隻身出走,想學先賢遍訪名山古刹,厚積薄發,成就一番功名事業。
但是願望雖然美好,現實卻是殘酷的。
計劃的萬裏遊行,隻走出不到千裏,就被人摸去了錢袋,馬匹,隻餘一身衣衫,在深秋時分,淨身上路。
丁隱這時才知道那些名人雅士的傳記內容,不是他這麼一個對人心險惡一無所知,手無縛雞之力的窮小子所能妄想的。
但是來時容易,回時難,平時看不起的區區百裏之路,丁隱一介書生,在又愧又餓又冷又累的情況下,隻走了不到百一十裏,便雙腳血泡糜爛,精神恍惚,一頭栽倒在地,昏厥過去。
還好,被一位好心的過路郎中所救,又在郎中的幫助下,在鎮中抄寫文書信件,賺了些盤纏,最終才得以勉強還家。
他沒想到平時看得比天高的讀書,在外麵曆練之時,竟然沒有用場,還是依靠他之前所看不起的,認為是褻瀆書品的賤業抄書寫信才得以還生。
想起被輕易騙走,偷走的爹娘積攢大半輩子的血汗錢,丁隱便感到無地自容的羞愧。
回到家中,迎來的不是責罵痛打,而是默默的安慰,鼓勵。但是爹娘彷佛一夜間蒼老了十歲的憔悴模樣,讓丁隱心中跟針紮一般疼痛。
自以為讀兩年書的丁隱近年來回到家中,對著一輩子務農,大字不識一個的爹娘,漸漸有些看輕,甚至在同窗之間恥於說出家庭。
但是到頭來怎麼樣?事實證明丁隱的認識是極其淺薄無知的。
百無一用是書生!丁隱深深的明白了這個道理。
讀書是有錢人的職業,身無分文的丁隱隻能棄文從農,繼續走上了爹娘祖祖輩輩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
做出這個決定是艱難的,但卻是必須的。現實情況讓丁隱看得很清楚。
在告訴爹娘自己的這個決定時,他竟然從老人的眼神中看到了絕望。
是的,就是絕望。本以為這輩子家中能出個秀才,光宗耀祖,為此不惜搭上了幾輩人積攢的錢財,但如今一切都沒有了,卻是回到了最初。開始了又一個輪回的苦幹,積蓄。
在這一年,爹娘先後去世。
不是得病,而是鬱鬱而終。
那一年丁隱十九歲。未婚。
丁隱一直無法原諒自己。更為那一次輸光一切賭注的遠行,還未正式開始便已終結而耿耿於懷。
三年後,積攢了少得可憐的盤纏,以及兩大布袋的幹糧,一輛牛車的丁隱,再次出發了。
這一次的遠行很成功,曆時五年,行路幾萬裏之遙,見識了不少名山大川,奇人隱士,大儒學者,甚至官員王侯。嬉笑怒罵,肆意放縱。得到了不少人的欣賞,薦其進學為官。
當時眾人五十餘人,羨慕有之,嫉妒有之,恭賀有之,陰陽怪氣有之,皆以異樣目光齊聚其身。
丁隱呆立良久,隨即渾身微微顫抖,其後仰天長嘯,淚灑當場。眾人大驚,忙問其因由。
丁隱搖頭失笑,繼而拱手告辭,謝絕主官好意。長笑而走,再不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