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主的福音
前沿
作者:倪偉傑
9月25日,第十屆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將在武漢召開。作為我國園林花卉行業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國際性盛會,定會吸引大量遊客光臨參觀。
園博會期間,因擔心遊客蜂擁而至帶來的停車難問題,武漢市園林局已聯手武漢無線飛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線飛翔),試圖打造一屆停車不難的園博會。
無線飛翔為園博會停車難問題提供的殺手鐧,就是“停哪兒”這一智慧停車雲平台。
“停哪兒”不僅將園博園自有的停車位納入到平台,還吸納了園博園附近停車場的停車位。園博會期間,到訪的遊客隻要登錄“停哪兒”App或微信公眾號,就可實時查詢停車位,甚至提前預約停車位。
“停哪兒”是無線飛翔用移動互聯網技術改造傳統停車場,以解決城市停車難問題的一種嚐試。以“停哪兒”為代表的智慧停車服務,將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停車難究竟難在哪裏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達2.64億輛,其中汽車達1.54億輛;機動車駕駛人數突破3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數超過2.46億人。
隨著汽車保有量年年攀升,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裏,如何讓每輛車都停得合理,城市的管理者們多少顯得力不從心,停車難問題有目共睹。
在部分“有車一族”看來,停車比堵車還要難受。在停車場內,繞了一圈又一圈,可始終找不到停車位。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停車位,還會上演搶車位的好戲。如果找不到停車位,又會衍生出亂停車問題。
無線飛翔總經理顏國順告訴《支點》記者,在停車業內有兩個50%特別顯眼:一是停車位的缺口接近50%;另一個是單個停車位的使用率低於50%。
這是一個怪現象。顏國順認為,導致這一怪象發生的原因是信息不對稱,“很多時候車主並不知道空餘的停車位究竟在哪裏。”
另外,停車場資源分散而缺乏統一管理,也是導致停車難的一大原因。“有些停車場是政府所有,有些屬於私營單位,還有一些為個人所有。資源分散導致利用率不高。”顏國順說。
對車主來說,停車場的停車體驗也不好。在過道閘進入停車場前,要停車取卡,進入停車場後要靠車主自己找到停車位。出停車場,又被道閘攔住,在人工收取停車費後,車主帶著一把零錢揚長而去。
顏國順認為他找到了廣大車主的痛點:找不到停車位以及停車繳費體驗不佳。於是他開始思考如何使用互聯網技術根除這些痛點。“我們認為停車難是社會的一個痛點。停車難問題確實很難解決,但越難解決的問題價值越高。”顏國順向《支點》記者表示。
在顏國順看來,隨著各地智慧城市建設的興起,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停車定會有廣闊前景。於是在美國學習工作了12年的顏國順,作為“湖北省百人計劃”引進人才回到武漢,以“互聯網+智慧停車”為方向,開啟了他的創業之旅。
停車位可提前預約
采訪當天,《支點》記者在武漢大學科技園慧業樓旁注意到,一輛車通過慧業樓崗亭,沒有了取卡進場的繁文縟節,道閘自動升起,車輛通過一氣嗬成,進場停車效率大大提升,而崗亭空無一人。
顏國順向記者介紹,這就是“停哪兒”改造傳統停車場後改善停車體驗的成果。在道閘旁,安裝有車牌識別智能一體化攝像頭,可自動識別過往車輛車牌。識別後,道閘自動升起。道閘前後的地麵上各安裝有一個地磁感應裝置,用於記錄進出道閘的車流量。而在車位上,亦有車位檢測器,用以實時檢測車位占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