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經營規律 推進“五個發展”
企劃
作者:陳傳龍
習近平總書記說,在前進道路上,我們一定要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切實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推動發展方式轉變,推動戰略性經濟結構調整,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新常態下,機遇和挑戰並存,發展意識的再強化,發展規律的再認識,發展能力的再提升,發展速度的再加快,發展質量的再穩定,尤為緊迫和必要。
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要把握商業銀行基本經營規律和發展邏輯,主動轉變發展方式,積極推進合規發展、穩定發展、有序發展、特色發展、持續發展,推動發展上台階、上層次,體現質量、基礎、潛力、智慧,在創新轉型中夯實發展後勁。
合規發展是前提
合規發展要做到“人人合規、事事合規、時時合規”,做到行為規矩,行為有度,行為約束,行為可控,行為自覺,加強全麵風險管控,構建“不敢違規、不能違規、不願違規”長效機製,確保經營發展成果不受侵蝕。一是堅守商業銀行發展原則。堅持“三性”原則、“三鐵”要求、“三查”製度、“三分離”安排,實現健康、持續、高質量發展。二是堅守嚴謹的內控。合規先行,將合規理念滲透到各項業務工作中,培養員工誠實守信的職業操守,營造“合規從高層做起、合規人人有責、合規創造價值”氛圍。三是堅守嚴密的安全。提高製度的前瞻性和科學性,強化製度的嚴肅性和一致性,做好製度“立、改、廢、釋”,加大製度執行力度,圍繞業務環節,從源頭建立分析、預測、控製、處置等全流程的風險防控體係,將權力裝進製度的“籠子”。四是堅守嚴格的紀律。加強紀律建設,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位置。五是堅守嚴肅的自律。明確定位,嚴格履職盡責,加強自控和自省。
穩定發展是基礎
穩定發展不是大起大落,不是短期行為,而是結構優化,基礎紮實。一是要強化“不為虛名做虛事,為強基礎墊基石”發展理念。有隻爭朝夕的緊迫感但不急功近利,有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責任感但也功成不必在我,打基礎,謀長遠。二是打牢客戶基礎。一切為了客戶,為了一切客戶,為了客戶的一切;服務好重點客戶,通過開展延伸營銷,帶動上下遊客戶數量的迅速提升;服務好核心客戶,用優質、貼心、高效的產品和服務,贏得客戶的信任和依賴;服務好周邊客戶,成為他們的好鄰居、好夥伴和好幫手;通過“抓產品、抓創新、抓結構、抓風控”落實到具體工作中,真正抓住客戶的心。三是不遺餘力做大存款規模。發動全員,開展主動營銷,搶占成本低、穩定性好的基礎性存款;發揚釘釘子精神,將存款增長目標落實到過程、落實到日均、月均增長上,把握存款增長節奏和規律,加強過程管理和組織推動,實現存款規模穩步增長。四是精耕細作資產業務。突出“結構優化、回報提升、資產流轉、風險統籌”原則,加強授信客戶開發、資產業務發展,搶占優質信貸市場,加強主動授信,調整信貸結構,大力發展小企業業務,強力推動個貸業務,提高貸款業務綜合回報。四是守住風險底線。
有序發展是保障
有序發展要用係統、哲學的觀點,善於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一是遵從發展規劃。適應新常態,要前瞻性做出應對策略和規劃部署,切實以積極的“轉變”來應對各種“不適應”,適時而變,因勢而變,推動各項發展一步一個腳印紮實前進。二是遵循發展規律。把握結構性機會,捕捉不確定環境中的發展機遇,主動調整結構,優化質量,差異化競爭;要從容不迫,有定力,有思路,有措施,盯得緊,反應快,會算賬,敢突破;要上接“天線”,把握政策要求,密切關注內外部經營環境變化,根據國家政策、經濟形勢和總行政策變化,及時調整發展策略;要融進市場,下接“地氣”,進一步明確總體導向、主要目標、發展方向、管理要求、風控重點,有序安排“鼓勵發展、持續發展、適度發展、限製介入、嚴禁介入”等支持措施,因地製宜實現有序發展。三是遵照發展規程。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保持適度的增長速度,注重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消化解決發展中的瓶頸問題;著力推進結構效益型發展,以持續性發展為統領,以能動性執行為根本,以有效性實施為核心,以前瞻性謀劃為先導,以連續性實現為前提,抓創新、強基礎,抓客戶、增存款,抓產品、擴市場,抓結構、增效益,抓風控,保平安。四是遵守發展規矩。提高發展執行力,發揚釘釘子精神,一張藍圖畫到底;要勇於擔當,主動作為,勤勉敬業,善謀善為,始終把幹事創業謀發展、抓落實作為最大責任,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負責;對懶散懈怠嚴肅問責,激勵員工幹事創業、實現人生價值,把各方麵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五是提振發展信心。正確認識困難和壓力,認清優勢,用100%的努力去推動哪怕1%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