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1 / 3)

茲心為慈。

慈悲具有極大的親和力,同時對人有極大殺傷力,慈悲之人百毒不侵。唐僧的親和力天下無雙,因此一路上徒弟們忠心跟隨,各國百姓著實敬仰。

唐僧師父慈悲為懷,一路解救眾生,無論是弟子們,還是路人,都認為他是當然的救星,加入他的事業。

眾人皆知唐僧心軟,但不知唐僧的心也很硬。唐僧一定要去西天取經,這不是心硬又是什麼?唐僧是個鐵心漢,鐵了心要做自己的事,他的慈悲意味著憐憫,表明他已在眾人之上,在眾人之上才有資格去憐憫。

唐僧的慈悲迫使人認他為導師,是當然的管理者與引路人。

他的慈、他的悲、他的愛使人欲罷不能,正如《論語》裏顏回讚歎孔子: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唐僧是佛家,孔子是儒家,二人境界相通,都能“循循然善誘人”,使人“欲罷不能”。這是一種極高的管理境界。

顏回一直到死都不得不追隨孔子,陪他周遊列國。

孫悟空等人也一直不得不追隨唐僧,陪他西遊,一直到取回真經。

唐僧不僅慈悲,還老辣。

他的慈悲是一種老辣,是一種控製人的手段。

他的慈悲背後是老辣,誰信了他的話就要接受他的要求,如孫猴子被唐僧救了,就自然地賣身給師父,做牛做馬。

他的慈悲是老江湖手段,可以保身。比如唐僧每回被妖精抓去,總是對妖精也彬彬有禮。他從不反抗,所以從不遭毒手。他從不逃跑,所以從不被虐待。唐僧的慈悲讓人毛骨悚然?

孫悟空不是唐僧的對手,唐僧念一下緊箍咒孫悟空就降伏了。

妖精們也根本不是唐僧的對手,唐僧隨遇而安,一概合作,弄得妖精們反而無處下手,拿他沒辦法,最後被唐僧的手下與外援一一打敗。

唐僧帶隊有驚無險,唐僧管理十分省心。這是一種本事,更是一種境界。

跟隨唐僧是放心的,我們可以跟著他去任何一個地方,必定貴不可言。

1.大人物必須有大來頭

唐僧是如來佛弟子轉世,又是唐王李世民的拜把兄弟,來頭之大無以複加?選所以唐僧怎麼打也打不死,注定要當大人物,修成正果。問題是如果你還沒有大來頭怎麼辦?好辦,自己找一個來頭就是,比如你可以直接說自己是如來佛轉世,比唐僧還厲害。

唐僧當選取經法師

見《西遊記》第十一回

“還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蕭瑀正官門”

唐僧本是如來佛弟子金蟬子轉世,出身非凡。俗姓陳,父親陳光蕊中過狀元,官拜文淵殿大學士,外公則是當朝總管殷開山。

他自幼為僧,出娘胎就持齋受戒,法名玄奘法師。不愛榮華,隻喜修持寂滅。根源又好,德行又高;千經萬典,無所不通;佛號仙音,無般不會。

唐太宗要選舉一名有大德行者道場講經,魏征等三名朝臣便從天下眾僧中選中了唐僧。

太宗聞名即知其人,喜道:“果然舉之不錯,誠為有德行有禪心和尚,朕賜你左僧綱,右僧綱,天下大闡都僧綱之職。”玄奘頓首謝恩,受了大闡官爵。

又賜五彩織金袈裟一件,毗盧帽一頂;叫他用心再拜明僧,排次黎班首;書辦旨意,前赴化生寺,擇定吉日良時,開演經法。

水陸大會是唐僧事業的起點,他從此才進入高層人物的視線。這以後,唐太宗將得自觀音菩薩的寶物“錦異寶袈裟”和“九環錫杖”賜給他,又決定由他前往西天拜佛求經。唐太宗與玄奘結拜為兄弟,口稱“禦弟聖僧”,信任有加。

唐僧服眾手段一:

有了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