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魔鬼教頭查克戴利(2 / 3)

1979-1980賽季,昔日布法羅勇敢者隊的球星鮑勃-麥克阿杜短暫加盟活塞,場均交出21分8.1個籃板球之後也是遠走新澤西,球隊也是連續三年未能殺進季後賽。

1980-1981賽季,蘭尼爾要求球隊交易自己,結果他去了雄鹿,蘭尼爾的出走源於這幾年來活塞高層連續決策失誤,始終讓球隊沒有競爭力,但是很明星,善良的蘭尼爾還是很愛活塞的,在飛機上,所有人都聽得見蘭尼爾失聲痛哭,盡管他愛這裏,但是為了總冠軍,他仍然離開了這裏,活塞隊得到了肯特-本森和一個首輪選秀權,蘭尼爾在雄鹿隊發揮餘熱,連續四年把雄鹿隊帶到了季後賽,而肯特本森隻能算是一個中規中矩的矮個中鋒,場均12.1分和7.1個籃板球,沒有了蘭尼爾的活塞就相當於沒有了主心骨,球隊戰績迅速隕落,之後的1980-1981賽季,活塞隊整個賽季隻拿到了20場勝利,全聯盟倒數第二,全隊沒有一名球員的得分超過20分,得分最多的是約翰-朗,他場均能夠拿下17.7分。

目前蘭尼爾為活塞隊得到的15488位居隊史第三位,8063個籃板球則是僅次於比爾-蘭比爾,504次助攻位居隊史第13位,859次封蓋則是位居隊史第三位。1992年,蘭尼爾入選了NBA名人堂,同時,他的16號球衣同時在活塞隊和雄鹿隊退役,兩件球衣同時退役,這在NBA是不多見的。

糟糕的戰績讓活塞隊在1981年獲得了榜眼簽,並且拿下了一名小個子後衛,他的身高僅僅185公分,但是他有著嫻熟的運球,閃電般的速度,堅強的意誌,在大學時總是帶傷上陣,同時他的投籃還沒有姿勢——每一個姿勢都有可能是投籃,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是,無論是在麵對什麼時刻,是勝利,是失利,是進球亦或是被封蓋,他的嘴角總是掛著大大的笑容,他就是綽號“微笑刺客”的以賽亞-托馬斯。

托馬斯小的時候家境貧寒,他是家庭裏九個孩子最小的那一個,他的父親跟絕大多數黑人一樣,在托馬斯三歲的時候就失蹤了,母親一個人把九個孩子拉扯大,他的母親是一個性格倔強勇敢的女人,因為托馬斯的家在芝加哥最貧窮危險的地方,隻要一走出屋子,外麵充斥著暴力,毒品和各種各樣的*交易,因此他的母親身邊總是要背著一把散彈槍來保證家庭的安全,這樣的家庭,讓托馬斯在之後的人生道路上,無論是麵對什麼艱難險阻,都能夠一笑而過。

托馬斯不是活塞隊在選秀大會上的唯一收獲,交易蘭尼爾所獲得的首輪簽變成了首輪第12順位,活塞隊由此拿下了聖母大學的後衛,凱裏-特裏普卡,特裏普卡身高198公分,體重100公斤,是一名高產的射手,新秀第一年,便已場均49.6%的投籃命中率便射落21.6分,入選了最佳新秀陣容一陣。

活塞隊與超音速做交易活塞送出了潛力中鋒保羅-莫科斯基從而得到了進攻犀利的雙能衛威尼斯-約翰遜,從後來人的角度上看,這筆交易足以讓超音速的管理層吊死在衛生間裏,莫科斯基之後一直是聯盟裏的三流中鋒,場均不過4分3籃板,而維尼爾-約翰遜卻成為活塞隊大腿,此人綽號“微波爐”意思是上場就可以發揮作用,約翰遜肌肉發達,也是一不怕事的主兒,本賽季場均能夠拿下15.8分,投籃命中率是51.3%,是球隊的第三號得分手,之後長達九年的時間裏,微波爐約翰遜都成為了活塞隊替補席不可或缺的力量,約翰遜力量足,突破能力強,中投神準還有不錯的籃板能力,關鍵是他不需要熱身,就跟微波爐一樣即插即用,隻要戴利大手一揮,約翰遜立馬衝出打爆他的防守人,射爆對手的籃筐,在戴利的壞孩子軍團中,每每到了關鍵時刻,戴利總會祭出三後衛戰術,而約翰遜就是後衛中,攻擊力最強的一個點,其砍分能力,甚至要強於杜馬斯和托馬斯!

本賽季以賽亞-托馬斯場均拿下17.0分送出7.8次助攻不過場均失誤也高達4.2次,這樣的表現也讓他入選了最佳新秀一陣,約翰-朗和新秀特裏普卡成為了活塞隊外線的攻擊箭頭,特裏普卡場均射落21.6分,朗場均拿下21.9分,投籃命中率同樣是頗高的49.2%,賽季過半,活塞隊與騎士隊做了一筆重要的交易,活塞隊的內線球員可堪大用的隻有一個肯特-本森,場均12.5分8.7個籃板球,這樣的表現在那個籃下猛獸橫行的年代是根本不夠看的,於是,活塞隊用三名角色球員,換來了騎士隊的內線中鋒比爾-蘭比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