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季結束之後,心灰意冷的莫塔老爺子再度辭去了主教練的職務,領導掘金一個賽季之後,便就此封刀,而莫塔老爺子離開小牛的時候,助理教練吉姆-克萊蒙斯走馬上任,跟之前的赫德-巴克納一樣,球員時代的克萊蒙斯擁有652場NBA經驗,但是執教經驗是空白。
1996年的選秀大會天才球員雲際,這也是公認的NBA最強的一屆選秀之一,而小牛則是拿到了首輪9號簽,最終,“選擇精英,眼拙十年”的小牛成功避開了當年所有優秀的球員,選擇了除了搶籃板球,啥也不會的薩馬基-沃克,而當年順位排在沃克之下的,隨便列舉兩個人其成就榮譽都吊打沃克——13順位的科比-布萊恩特,14順位的佩賈-斯托賈科維奇,15順位的史蒂夫-納什,17順位的傑梅因-奧尼爾20順位的大Z-伊爾戈斯卡斯等等。
當然,選中薩馬基-沃克,對於小牛來講,並不是什麼致命的打擊,傑克遜和基德之間的矛盾才是,管理層好不容易湊齊了這三位大咖,哪能輕易放手,不斷中間調停。其中2年300重簽簽回球隊昔日的功勳老臣德裏克-哈伯就是為此目的,希望哈伯能夠掌控更衣室,但是很遺憾,這事兒哈伯做不來。
馬什本對基德:不攻啊,雖然我掐指一算,你將來是一名名人堂級別的球員,但是吉姆-傑克遜畢竟來球隊比你我都早,你就別跟他爭老大了。
基德:本本說的有道理。
馬什本對傑克遜:吉吉啊,我掐指一算,將來你要顛沛流離,為啥會這樣呢,你這個性格占主要原因,別成為別人口中的毒瘤了,對你也不好,基德畢竟是受到聯盟力捧的後衛,能別跟他吵吵,就別吵吵。
吉姆-傑克遜:你是指能動手就別吵吵唄。
馬什本把基德和吉姆傑克遜召集在一起。
馬什本:我說二位啊,球隊都沒出什麼成績,你們也都沒什麼拿出手的榮譽,爭什麼老大啊,你們記著,老大不是爭出來的,真正能成為老大的人,永不不會去爭。
基德/傑克遜熱淚盈眶:本本說的有道理。
馬什本:你倆看我什麼時候爭過?
基德:你大爺的!
傑克遜:那你現在在幹啥呢!
由此,球隊矛盾從基德,傑克遜的兩人互鬥,變成了基德,傑克遜,馬什本的三人亂鬥,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小牛管理層一看這情況,不交易不行了,而小牛管理層下了史上最大的決心,大交易一個接著一個,但是沒想到,第一個走的人,竟然是基德。
1996年的12月份,僅僅進行了22場比賽,小牛把基德,托尼-杜馬斯,和洛倫茨-梅耶爾送到了太陽,得到了AC格林,薩姆-卡塞爾和邁克爾芬利和一個1997年的二輪選秀權。AC格林是八十年代初期湖人隊巔峰的重要拚圖,但是今年他已經34歲了,而薩姆卡塞爾並未在球隊呆很長時間,隻代表小牛打了16場比賽,又被送走了,很明顯,這一個交易的重點,是邁克爾-芬利。
芬利身高201公分,司職三四號位,是1995年的首輪第21號順位,雖然順位不高,但是進入NBA之後,芬利展現了很強的個人能力,他的身體條件出色,各種暴扣信手拈來,中距離的投籃略帶後仰,很難被封蓋,但是生涯前期芬利的投籃雖然漂亮但其實並不穩定,傳球和防守隻能說是平均水平高一點點,單打能力一般,自己也基本不會持球單幹,球商較高,跑位意識出色,對於機會的把握比較準確,最關鍵的是,芬利性格溫和,從不沾惹是非,這也是小牛曆經了達拉斯三傑之後,最為看中的一點。從達拉斯三傑崩了之後,你會發現,之後的小牛,隻要是刺兒頭,一概不要,芬利成為了球隊第二個巔峰的關鍵人物,轉眼第二年,小牛就給了芬利一份3年2200萬美元的合同。
現在的小牛,如同大街上的超市,各位經理自由選擇,球隊每個人都人心惶惶,不得終日,馬什本本賽季因為球隊的大交易和自己的傷病困擾發揮時常,場均隻有10.6分,投籃命中率低道37.2%,1997年2月7日,小牛聘用了唐-尼爾森作為球隊的總經理,全權接管球隊的重建工作,僅僅過了五天時間,馬什本便被送到了熱火,得到了科特-托馬斯,薩沙-達尼洛維奇和馬丁-穆爾賽普。
托馬斯隻代表小牛打了五場比賽,便被裁掉了,穆爾賽普也是一名龍套,2年的職業生涯隻打了83場比賽,小牛的真正目標是薩沙-達尼洛維奇,薩沙身高196公分,是一名來自塞黑的得分後衛,在國際賽場上是可以與吉諾比利相匹敵的人物,他射術精湛,三分精準,1992年被勇士次輪第16順位拿下後,一場沒打,被送到了熱火,在熱火迅速站穩腳跟,新秀賽季場均射落13.4分,投籃命中率45.1%,三分球命中率43.6%,而本賽季代表小牛出戰的13場比賽中,打了9場首發,場均射落16.6分,投籃命中率42.0%,三分球命中率36.7%,這個數據已經是聯盟優秀的外線射手了,他理應是小牛重建時期重點培養的外線球員但是很遺憾的是,薩沙的NBA生涯隻維持了這兩個賽季,賽季結束之後,薩沙選擇退出了NBA,至於原因,這裏隻討論球場,不討論其他原因。薩沙的退出,也讓老尼爾森在這筆關於馬什本的交易中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