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語宗,讖山之上。
李邀風一番話直讓闔座皆驚,此言非虛。
能得見祖師爺麵容者,修行的時候冥冥中就會得到指點,進境自然會遠超他人。
天語宗當代宗主孟知秋,出自信諾一脈。昔日人心虛妄,信諾一支人才凋敝。孟知秋入門之時,察覺畫像中祖師爺異象,其師父驚為天人,把各種功法盡數傳授,舍盡一身修為為其築基,而後大笑三聲陡然坐化。彌留之際的遺言便是要孟知秋成為天語宗宗主,振興信諾一支。孟知秋轟然應諾,這便是信諾一支亙古相傳的生死之托!
自此,孟知秋修行之路平坦至極,三年成金丹,五年突破寄神,八年而至養神,簡直如有神助!其後二十年間,帶領信諾一支力壓群雄,坐得宗主之位!當他再次跪拜在其師父靈位前應諾之時,天地為之色變,孟知秋修為直接突破到了分神期!
三十六年修行至分神期,於水月界修真史上也是聞所未聞之快!那些自詡天縱之姿的人,修煉百年怕也難有此功果。此一諾,當真是驚天動地!
是以寧則子和李邀風一見肖哲能看到祖師爺麵容,便喜不自勝,簡直有些把持不住了:這是讖緯一支複蘇的契機,不管如何,必須要把握住!
昔日,讖緯一支才是天語宗最大的門脈,亦是天語宗掌舵者。八百年前一場大戰,讖緯一支身先士卒,凡稍有修為者皆隕落,簡直不計其數!再者,讖緯本就是讖同緯合稱,先賢前輩們可兼而修之,實力自然不同凡響。而大戰之後,雖僥幸留下些許苗裔傳承,竟丟失了這同修之法,是以他們的實力也大打折扣。
屋漏偏逢連夜雨,百年前,孟知秋橫空出世,將讖緯一支攆下宗主之位。讖緯兩脈因而生出間隙,緯脈憤而脫離天語宗,竟不知所蹤。如今,讖緯一支實則隻有讖脈,也僅僅剩寧則子和李邀風二人而已。但是,他們仍沒有忘記祖訓,便是光複讖緯門楣。
要說為何讖山之上僅有寧則子和李邀風二人,卻是因為自從孟知秋當上宗主之後,勒令將所有新收的徒弟送往傳習舍觀察天賦。當然,大部分資質好的都“十分適合”入信諾一支,這便是以權謀私。而且,他還設立了門派貢獻製度,比如把徒弟交給門派,會按照資質的好壞給予貢獻點,能以此交換丹藥法寶等物。李邀風就是天語宗收徒之王,傳功長老,下山收上來的徒弟不少,卻一個都沒留住,全換了丹藥法寶自己用了。
但是,每次李邀風收徒,都會把徒弟帶到讖山同祖師爺畫像打個照麵,就是想尋到同祖師爺有緣之人。沒曾想,今時今日,果真撞上了。
當下,李邀風一臉詭秘,開口道:“師尊,此時須得機密。宗主孟知秋最是小肚雞腸不過,若是泄露,我們定然功虧一簣啊!還望您出手,抹去他們記憶罷。”
肖哲等人一驚,什麼事?抹去記憶幹甚?
顯然寧則子經常做這種事情,挽了挽袖子,眉頭一挑:“小事一樁!”
說罷,抬手間拘出餘諾、石玉、耿直的魂魄,熟稔地抹去餘諾等人這段記憶。煞魔隱在一人靈魂之中,被寧則子氣息壓製得動都不敢動,蜷縮在角落瑟瑟發抖。
寧則子也是心中興奮,一時不查,沒有注意到。
李邀風直接把昏迷的三人送到一間小院不提,徑直又回到山洞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