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纖新產品推廣思路
發展戰略
作者:葛欣
【摘要】從過去發展曆程來看,盡管中國化纖工業的技術進步十分明顯,裝備和創造水平日益精良,品種規格日益豐富,產品差別化率日益提高,纖維及製品應用領域日益擴大,但客觀地講,其發展仍然以量的增長為主流,在產品開發、新產品市場推廣等方麵與傳統化纖生產強國或地區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當前,世界化纖工業的格局正在悄然發生改變,中國紡織化纖工業的發展將從量的增長轉向品種、質量的提高。隨著化纖生產總量的不斷提升,國內化纖企業間的競爭將轉向產品的差異化和高附加值。與傳統化纖製造強國和地區相比,國內化纖行業在新產品研發方麵的差距不僅表現在自身研發的能力和水平方麵,而且表現在纖維品牌建設和新產品市場推廣的重視程度以及能力方麵。這兩個差距之間其實存在著密切聯係,前一種差距會直接導致後一種差距無法彌補,而後一種差距的存在則會間接影響到縮小前一種差距的動力。就行業以及企業而言,往往看到的隻是前一種差距,而忽視了後一種差距。事實上,後一種差距不解決,前一種差距也難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因此,本文將從品牌建設特別是新產品市場應用與推廣的角度,探討“十二五”期間化纖新產品開發的思路,希望對行業和企業有所啟發和幫助。
【關鍵詞】中國化纖;新產品;推廣思路
1、國內化纖企業的新產品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
我國化纖企業在新產品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上還存在差距這些差距不僅體現在企業的整體實力方麵,同時也體現在對市場推廣模式的合理選擇與運用上,而產品本身的性能及生產加工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市場推廣的成果。
1.1品牌建設能力薄弱
我國化纖企業有著強大的製造能力,產品也暢銷全世界,但是有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很少,這正是國內化纖行業的軟肋。造成這種局麵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方麵,行業發展較晚,業內還沒有實力雄厚的“百年老店”,所謂實力雄厚不僅表現在要有雄厚的財力進行持續的品牌推廣,同時還要有充足的資金進行前期的市場調研、產品設計與開發等。
另一方麵,企業自身急功近利,如隻做銷售,不做市場;注重利潤,不注重客戶;隻做直接下遊,很少去接觸終端消費。
具體表現為:缺失準確的產品定位;缺乏鮮明的品牌文化;缺少領先的推廣理念。
1.2市場推廣能力不足
1.2.1銷售策略不合理
為了獲取最大的利潤,企業在產品銷售方麵更多地會關注價格和數量,而往往忽略所采取的方式。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已無法單憑一己之力去應對多變的市場環境,尋找目標相同的合作夥伴,共享營銷資源,共同分擔營銷費用,共同進行市場推廣,以實現各自的目標利益。此外,批量生產和銷售這種傳統模式,雖說可以降低成本,獲利豐厚,但同時不僅限製了產品多樣化生產,又製約了消費者的個性化消費。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消費心態的變化,小批量生產個性化的產品和定向銷售已形成了一股勢不可當的潮流。
1.2.2使用方法不嚴謹
國內大多數企業將產品銷售給下遊用戶後,並未監督和指導下遊用戶的使用情況,導致與產業鏈下遊脫節,這其中蘊藏一定的風險。
1.2.3吊牌市場不規範
吊牌在服裝業中受到了服裝生產廠家越來越多的關注,其自身的內涵也日漸豐富。由於吊牌中蘊含著極高的品牌價值,吊牌經濟已經成為人人向往的“藍海”,上遊企業紛紛給出各式各樣的吊牌,但如不能保證品質,其便成為商業炒作的噱頭,將使消費者心生疑慮。目前,在市場中原料吊牌數量較多且不規範,成分“注水”成為行業普遍存在的潛規則,其現象可概況為:吊多了不新鮮,吊多了不信任,吊多了不唯一。基於這種現狀,行業急需可信賴的第三方權威機構認證以引領上遊原料市場走向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