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鋼鐵企業安全管理發展狀況的分析與研究
管理錦囊
作者:劉慶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蓬勃發展,我國鋼鐵行業發展迅猛,創造了不可估量的產值。但我國鋼鐵企業安全管理形勢卻不盡人意,安全生產事故時有發生,此中原因複雜,值得深入探究。通過對鋼鐵企業安全管理的不足分析,求得關於鋼鐵企業安全管理的更善之策。
【關鍵詞】鋼鐵企業;安全管理;管理模式;檢查控製
前言
安全生產,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關心的一個重大問題,它已成為企業運轉、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等各類活動不可缺少的首要條件。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鋼鐵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截止上年九月,我國生鐵、粗鋼產量分別接近54000萬噸和59000萬噸,鋼材產量接近80000萬噸,而從事鋼鐵行業的人員約有 265 萬人。但是,由於管理模式老化、員工個人職業素養差異、生產條件落後、生產方式的缺陷及相關監管的缺位等諸多因素,使生產企業的安全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不斷發展,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對鋼鐵企業的生產經營方式和安全管理模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國鋼鐵企業如何確保自身的安全生產運行及安全管理措施有效到位,體現了一個鋼鐵企業的綜合水平和社會責任心。
一、鋼鐵企業安全管理概述
鋼鐵企業安全管理是指為了保證鋼鐵企業的生產在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工作秩序下進行,以防止人身傷害和生產設備事故的發生,使企業工人的人身安全和企業生產設備安全得到安全保障而開展的一係列管理工作。
鋼鐵企業實行安全管理製度,是健全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體製,切實保護企業工人安全和企業財產安全需要;是促進生產鋼鐵企業改進經營管理方式,推動產業技術進步的需要;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完善安全生產法製管理秩序的需要。
二、我國鋼鐵企業安全管理發展狀況及弊病
我國企業安全管理研究工作相比國外本身就起步較晚,且傳統生產觀念根深蒂固、基層產線工人的受教育水平較低、管理者和工人的安全意識不夠強。在經曆了六十多年的發展之後,我國鋼鐵企業的安全管理模式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也存在著明顯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麵:(一)國內鋼鐵企業過分強調發展生產,執行安全生產法律規章不規範。很多鋼鐵企業高管對生產安全的重要性雖有認識,但存在僥幸投機心理,對法律規章具體內容不明確也更無法認真貫徹執行,這導致鋼鐵企業生產事故時有發生;(二)國內鋼鐵企業的安全管理人員專業素質不高,安全生產責任認定不規範。很多企業的安全管理人員對生產流程和安全知識不夠了解,很多部門的安全職責是相同的,這在防範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和應對突發事故時產生了致命的危害;(三)國內鋼鐵企業一味強調安全生產口號宣傳,缺乏關於安全生產知識、安全生產技能的專業培訓。即使有些企業投入了大量的人、財、物進行培訓工作,但培訓方式形式化,沒有進行專項技術培訓和跟蹤考核。使得一線生產工人自身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三、我國鋼鐵企業安全管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近年來,我國鋼鐵企業安全生產事故多發,鋼鐵企業安全生產漏洞繁多,這不僅對企業和工人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嚴重阻礙了我國鋼鐵行業的健康發展。究其原因,我覺得應從以下方麵考慮:
(一)國內鋼鐵企業的管理模式整體偏落後。我國鋼鐵企業的管理模式水平整體偏落後,主要表現在企業製定不合理的安全管理標準,安全生產監督控製措施不到位和安全管理方法不科學幾個方麵。[1]細言之,國內鋼鐵企業的管理目標製定的或高或低且含糊不清,有的管理目標沒有效益性或缺失執行信息反饋;企業對正常生產作業及臨時工作前的設備設施檢查和預防控製,生產過程的監督和保護等安全工作做的不全麵細致;目前我國鋼鐵企業少有形成結合企業自身實際生產情況的安全管理措施,尚未打好實行現代安全管理模式的基礎,導致在引進現代安全管理模式時不能有效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