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監測的技術問題的思考
信息技術
作者:董桂平
【摘要】無線電的廣泛應用給無線電監測帶來了新的技術問題,尤其是無線電的技術要求越來越精密,需要技術人員拓寬監測層麵。本文就對無線電監測中出現的技術問題進行探討,並提出解決措施,以保證無線電檢測工作能夠順利發展。
【關鍵詞】無線電監測;技術
隨著科技的不斷更新,讓無線電的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從通信,到現在的數據傳輸以及射頻識別,都利用到了無線電。因此,對於無線電的監測就必須加大力度。無線電監測網絡基本都是大型監測站,隨著無線電頻譜使用密度的逐漸提高,無線電監測範圍不斷擴大。在局部區域內無線電通信業務由於傳播衰減無法到達大型監測站的位置。因此,監測工作隻依靠大型監測站,則無法得到良好的監測效果,致使大型監測站的性價比變低,無法適應城市的發展。利用軟件無線電將已有的技術應用到實際無線電監測係統中,提高係統數字化水平,構造一個具有標準化、模塊化的通用硬件平台。目前的無線電監測存在著技術水平問題,製約著無線電的發展。為了促進無線電的發展,促進社會的發展,就必須對無線電監測技術問題進行分析,並解決這些問題。
一、無線電監測技術所存在的問題
監測的目的是為了對行為過程的特征數據進行測量,無線電監測的對象是無線電波,主要是為了科學合理利用無線電頻率資源,通過對無線電頻譜特征參數的測量,探索無線電波的傳播規律,利用儀器儀表對無線電波的特征信息進行測量,對測量的數據進行合理的分析和合理取舍。無線電監測的任務將更加繁重。我們要站在全社會的角度來看待我們的工作,客觀理性地審視其地位和作用。
1、無線電監測技術在無線電業務應用方麵存在問題。隨著無線電業務的範圍越來越廣,還有的基礎技術設施不能夠完全滿足工作的需要。儀器設備和監測係統,由於長期閑置在客觀上也影響了使用的效率。沒有認識到監測工作的重要,監測站機構不健全,給無線電監測技術帶來了難題,無線電監測技術無法覆蓋這麼大的範圍。
2、無線電監測環境的惡化。我國基層以下的無線電監測集中在日常監測中。查找幹擾采用的方式多為移動監測站與移動設備逼近以最終確定目標。這種工作方式隨著公眾移動通信的高速發展也發生了一係列的變化,但是頻段使用向高端延伸,大區製群體數量下降,小區製廣播方式的寬帶無線接入多,模擬通信方式落後。第三代移動通信尚未商用,有關專家已開始探討第四代移動通信。國家監測已成為國際監測的組成部分。傳統的無線電監測方式都遇到了新的挑戰。無線電監測工作必須跟隨無線電技術發展,進行全方位的前瞻性規劃,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3、大多數無線電企業將無線電監測技術劃分為科技問題,管理和行政是社會問題,使企業的無線電監測技術水平都受到製約。在無線電企業中,企業的管理模式受到監測數據的製約,不能形成合理的動態,讓無線電企業無法提高無線電監測技術。
4、監測網問題、無線電監測網采取多家供應商生產、安裝會導致聯網監測困難重重。需要提高執行力度,改造不符合標準協議的早期設備,以保證監測聯網的質量。增強無線電監測的機動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無線電監測網中的移動站要有足夠的空間,需要一些輕便的、小型的監測車與之配套,這就是二級移動監測站。在遇有突發幹擾時,移動站快速出擊,延續固定監測站的功能。根據無線電監測的基本任務,測向定位具備了相應測向能力以後,地域劃分範圍不同,采用的監測網建設原則也不應相同。應重視小型室外站的網格化布局,克服落後理念給這種新的布局理念提供了客觀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