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我國景觀設計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能源環境
作者:閆曉惠 盧紅
【摘要】本文在簡要介紹景觀設計內涵的基礎上,分析了目前我國景觀設計行業存在的普遍問題,探討了未來景觀設計行業發展的方向。
【關鍵詞】景觀設計;生態自然;人文
一、景觀及景觀設計的概念
景觀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間和物質所構成的綜合體,它是複雜的自然過程和人類活動在大地上的烙印。景觀同時具有兩種屬性:其一是自然屬性,即景觀具有光、形、色、體的可感因素和一定的空間形態,較為獨立、易從區域形態背景中分離出來。其二是社會屬性,即景觀必須具有一定的人文曆史內涵、觀賞功能、改善環境及使用功能,人們可以通過景觀其所具備的內涵,引發情感、意趣、聯想、移情等心理反映,此即所謂的景觀效應。
而景觀設計則是人們實現這一切的途徑。從涉及範圍上看,景觀設計涵蓋了建築、藝術、心理、自然地理、曆史、人文及社會等眾多不同學科的知識,並將其進行有機的交叉融合。從時間上看,景觀設計又是一個既古老而又嶄新的學科,可以說,自古以來人類所從事的一切有意識的環境改造都可以被看作是景觀設計。具體來講,景觀設計是指在某一特定區域內創造一個具有特定形態且具有一定社會、文化內涵及審美價值的景物的係統過程。
總之,景觀設計的宗旨就是為了給人們創造舒適、宜人的生活環境和活動空間,景觀設計師的職責就是幫助人類實現人、建築物、社區、城市以及人類的生活同地球和諧共處。
二、我國景觀設計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1.設計缺乏創新性
景觀設計對設計成本、設計水平和創新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但麵臨激烈的市場競爭,許多從事景觀設計的公司和個人或受製於外在壓力,或受限於自身的設計能力,往往采取直接借鑒甚至剽竊已有設計方案的方法,這樣不僅時間短、成本低,風險也相對較小。但這樣造成了在全國範圍內某種設計風格或設計方案的泛濫,缺乏符合當地自然環境和人文特色的設計,這種做法不僅是對甲方、業主的不負責任,也是導致行業出現惡性競爭的直接原因。
從長遠角度看,項目在設計時堅持創新和符合當地特色的設計,雖然會花費較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會直接提升設計人員的水平,豐富景觀產品的多樣性,進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好的空間和環境。
2.設計缺乏適應性
某一地區的景觀設計應與其周邊環境、人文、風俗相吻合,同時應兼顧“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設計理念和原則,進一步促進景觀與環境的融合,實現人與自然的真正和諧共處。但現在許多居住區的景觀設計忽視了整體景觀的和諧型,過於強調某單一景物或者設施的完善。比如,注重居住區內的綠化工程設施,但未考慮周邊環境、地形地貌對綠化設施的要求;注重植被的麵積、數量,但未考慮到不同植物各方麵的相互補充融合等,這些都是當前綠化設計中存在的普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