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園林景觀綠化設計提升老城改造的質量
能源環境
作者:徐珊珊
【摘要】隨著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越來越注重精神層麵的享受,作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城市園林景觀的景觀欣賞性與舒適性也受到了居民的重視,對有關城市園林的規劃和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一點在老城改造方麵顯得尤為突出。城市園林景觀的規劃建設中要在科學合理舒適的基礎之上做到“宜賞”,即將藝術元素融入設計規劃建設中,爭取在良好園林景觀的影響之下,提高老城改造的質量,讓居民的精神麵貌更佳。
【關鍵詞】園林景觀;綠化設計;老城改造
為了適應社會城市化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園林景觀綠化設計通過城市規劃設計的方式為人們提供更加舒適、宜人的環境和休閑、活動的空間[1]。麵對城市化進程加速發展的趨勢,老城區的改造工作也就顯得十分緊迫,在改造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合理的規劃方案,從而達到提升園林景觀綠化設計質量的目的,為人們創造一個環境優美,空氣新鮮,愉悅人心的居住場所。本文旨在研究城市園林景觀綠化設計的原則和規範,深刻探究老城改造質量與園林景觀綠化設計建設之間的關係。
一、城市園林景觀綠化設計的基本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人為本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管理的重要理念,也是城市園林景觀綠化設計索要遵守的最基本的設計原則。好的園林設計就是要處處為人著想,在園林景觀綠化設計的過程中要落實以人為本的的原則就要注重城區居民的感受,站在居民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保留居民的長期的生活習慣,尊重他們傳統的文化,征求廣大居民的意見,設計過程中盡可能的融合居民的喜好。在配置多種服務設施的時候要從人的角度出發,滿足人們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在體現民意的基礎上,將老城區改造的價值最大化。
2.遵從經濟適用的原則
經濟適用的原則是園林景觀設計的根本性要求,在實際設計中要結合老城區的實際情況,滿足城區觀賞性,強調景觀效果的同時,不能忽視自然環境條件和園林綠化功能,要基於老城區綠化係統,因地製宜,充分發揮原有的優勢[2]。在建築物襯托物、植被覆蓋等不同的方麵進行合理的配備,在達到城區建築本身比例適宜的基礎上,還要考慮整體環境中的植物、水、石的形狀,將就尺度和比例的協調。可以設計多種方案備選,然後不斷研究和改進,最終選擇最優的設計方案。這樣才能既滿足居民的審美標準又能提高老城區的居民的生活質量。
3.功能和形式協調統一的原則
園林景觀綠化設計秉承的可行性原則就是功能和形式的協調統一,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就要進行人性化的設計,將城區的交通格局、文化廣場和休閑娛樂等多方麵條件進行充分的結合,體現出其實用性[3]。在保證基本功能的同時可以將現代化審美技術和藝術手段融入其中,使園林景觀形式豐富化,這樣才能使改造後社區更加具有生態美化功能。
二、通過園林景觀綠化設計提升老城改造質量的具體措施
園林景觀綠化設計一方麵要強調園林綠地景觀的功能性,必須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另一方麵還要注重園林綠地景觀使用價值和藝術價值的有機結合,基於實用性和經濟性兩個角度來對其進行全麵分析,確保老城區改造的有效性,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麵來提升老城改造質量。
1.充分利用原有植被,因地製宜
老城區改造的根本目的就是建築適合居民生活的舒適環境,規範設計建築,完善居民生活環境的基礎設施,優化居民生活條件,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城區生活氛圍,從物質和精神層麵全麵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園林景觀綠化設計可以將老城區原有的植物分布和種類等綠化係統進行綜合,因地製宜,融合更多的生活氣息,貼切居民的生活,體現出人情味[4]。此外,設計時還應該對當地氣候特點進行分析,增加更多美觀的盆栽和花卉等多樣化植物,把空間形態和時間因素結合起來,合理的搭配引入的多種植物,能夠讓居民在不同的季節都能滿足景觀需求,從根本上保證老城區改造的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