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秦皇島市霧霾天氣成因及治理對策芻議(1 / 2)

秦皇島市霧霾天氣成因及治理對策芻議

能源環境

作者:尤曉彤

【摘要】本文分析了秦皇島市霧霾汙染的現狀,指出霧霾天氣的主要危害,提出了控製機動車汙染排放,建立監測空氣質量的超級監測站,優化產業結構,進一步深化治理工業汙染,加強環境的科普教育,提高身體免疫力等治理及防禦霧霾災害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秦皇島市;霧霾天氣;成因;治理

前言

2012年11月以來,中國中東部大部分省區陷入了嚴重的霧霾天氣之中,空氣質量嚴重下降,特別是2013年1月,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共發生了5次強霾汙染。PM2.5成為了公眾嚴重非常熟悉的詞語,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2.5μm細小顆粒物,它是氣象部分用來監控空氣質量的一個重要的指標,他的大小大概相當於人體頭發直徑的1/20,PM2.5是空氣中非常不容易被發現的一種有害物質,所以需要我們去認識並且有意識的去防範。PM2.5在大氣中也聚集體的最常見的非恒定的化學組合物,其可製作成的汙染空氣是有害的顆粒或汙染物,可以向增強的毒性及太陽光的散射,導致大氣的能見度減少。所以,大氣環境對我們生存和生活息息相關,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健康,這是我們需要長期關注的一個問題,特別是霧霾中的有害物質必須要值得我們重點防範。

1、秦皇島市霧霾汙染現狀

秦皇島市2013年平均可吸入顆粒物0.04mg/標準立方米,超過17.4%的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各監測點每日平均0.028濃度範圍 - 0.458/標準立方米,最高超標2.05倍。從監測結果,與平均同季相比2013年第四季度在近年顯著增加。秦皇島市的空氣質量自動監測點位共有5個,分別在環保監測站、市政府、第一關、北戴河環保局、建設大廈。監測項目有SO2、NO2、PM10、PM2.5、CO、O3六項。對於1月11日、12日造成秦市空氣質量嚴重汙染的原因,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解釋說:主要受華北地區大範圍氣候影響,我市氣溫回升形成了大霧、靜風、逆溫的不利氣象條件,各類汙染物難以擴散,形成了本次汙染過程;空氣是流動的,相近區域汙染是相互傳遞的,周邊地區汙染物的輸送與我市本地排放汙染物的疊加,使PM2.5等汙染物濃度進一步升高,加重了我市的汙染程度;各類工業汙染源、揚塵、冬季燃煤取暖、機動車尾氣排放等汙染物排放是造成本次重汙染的根本原因。2013年秦皇島市第四季度PM2.5超標嚴重,導致秦皇島市冬季霧霾天氣汙染嚴重。

1.1秦皇島市霧霾成因及其來源分析

霧霾成分分析有關學者指出,煤、油與基建這三塊是大氣汙染的主要主要防範和控製的地方。到電廠,鋼鐵,水泥等行業的基礎煤耗;二是中石油機動車排放的尾氣中使用非清潔能源;另一種是創造的基礎,經濟建設的灰塵。研究表明,從煤炭,汽車燃料,工業燃料和其他燃燒過程秦皇島PM2.5約53%,29%來自塵土,18%來源於溶劑等。從圖霾汙染組分,秦皇島市的目的,PM2.5的空氣質量惡化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也有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其他大氣汙染物在起作用。據統計,國內PM2.5汙染的一半也不會從第一直接排放進入空氣中,並且是通過在反應形成的各種物理和化學變化非常複雜的變化,有害物質的結果。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以煤炭能源為主的消耗需求逐漸的增加,且到了日益緊缺的地步,同時機動車輛的數量也是迅猛的增長,經濟發達地區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顯著增長,PM2.5汙染加劇。

2、霧霾天氣的主要危害

在人類活動日益頻發的今天,由於自然環境和人為因素相互的影響導致城市在大霧的季節裏更容易發生更強的霧霾天氣。由於在大霧天氣裏空氣中的水含量非常高,使得人們在戶外活動的時候汗液不容易被排出,如果長時間的活動拍不出汗液就會使得人體血壓升高和胸口悶的不良影響。並且空氣中的汙染對人體,如眼睛和喉嚨能夠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害。霧也可能導致削弱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生長速度,造成汙漬在植物葉片上。霧裏麵的硫化物,氫化物,可以讓電線的絕緣性能下降,電氣短路現象容易發生。PM2.5對人體的傷害是通過醫學研究證明出來的,在空氣中的2.5微米直徑或更小物質,這是很容易被吸入到身體內的支氣管,引起症狀如呼吸失敗通過肺引起,而在這些顆粒進入血液,血紅蛋白氧損傷。老年腦血管病患者症狀會加重,甚至引發中風;紫外線是促進維生素D在人體骨骼合成的重要途徑,細顆粒物也可以減弱紫外線輻射,這將導致佝僂病的嬰兒發病率增加。此外,即使我們戴上口罩,也不能有效降低PM2.5吸入,這是對老人和兒童的健康最大的危害。並且,灰霾已成為“馬路殺手”,從而使駕駛者的視線已被封鎖行車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傷害,在霧霾天氣人體會感到沮喪,抑鬱,精神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