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廠建築設計的獨特性因素分析(1 / 2)

電廠建築設計的獨特性因素分析

能源環境

作者:王鵬

【摘要】如今的工業建築物與傳統建築物相比存在著顯著的差異,無論是建築規模還是建築風格,都有著明顯的區別。工業建築結構設計是將現代建築技術、室內外空間技術的完美結合,並以節能、環保、低碳等發展觀念為核心進行的。現如今,我國的電廠廠房與廠區環境設計都集中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核心要素,力求為工作人員創造一個更加舒適、環保和健康的工作環境。本文從電廠區域環境覆蓋的特征入手,詳細闡述了電廠建築設計獨特性因素,旨在為同行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築設計;電廠建築;獨特性;因素

建築設計本身就是一個融合了藝術、設計以及建築結構等多方麵的內容,它是龐大、係統並且結合不同角色讓建築物顯得更加完美、協調的手段。電廠建築作為電廠工作的主要環境,它在過去一直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在設計上麵更是一片空白,對它所扮演的角色、周邊規劃以及建築設計在整個電廠工作中往往被忽視。其實電廠的建築設計十分關鍵,我們不僅要考慮相關功能、結構以及個性化設計,還要充分考慮建築物的社會性、環境性以及功能性。因此,在電廠設計的時候,我們需要將建築設計與周邊環境相結合,從而達到獨立、係統的設計要求。

1、電廠周邊環境涵蓋的獨特因素

1.1以人為本概念的引入

環境是新世紀最為關鍵的戰略資源,也是社會發展的核心問題,以適應環境和城市經濟發展為主導的發展理念是當今環境工作的重點,也是建築行業得以快速、穩定邁進的基礎。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環境理念的進步,人們對自身工作環境提出了新要求,不僅要求工作環境的健康、舒適,而且將工作環境當成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態度的重要途徑。在這種條件下,宜人的廠區建設成為建築設計的重點,也成為電廠建設工作的核心內容。廠區綠化作為廠區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設計方麵更要注重以人為本的設計標準,從空氣淨化、汙染控製、噪音控製、美化環境等多個方麵入手,以人工創造的科學環境為標準,從而達到人與環境統一、協調發展的目的。

1.2減少粉塵與噪音幹擾

對於火電廠工作而言,環境問題的產生主要表現在粉塵與噪音兩個方麵。其中粉塵的產生與煤炭運輸、煤灰車間控製有著密切的關係,而噪音汙染主要是來自汽輪機車間的工作。這些問題都是火電廠自身工藝影響的一部分,給火電廠工作效率帶來嚴重的負麵影響。同時,在工作中,粉塵過多必然會影響到環境質量,也會給廠區的空氣造成影響,最終影響到職工的身體健康。

噪音也是環境問題的主要公害之一,它的出現對於人身體而言極為嚴重,一旦產生噪音超標,必然給人們生活和身體帶來影響,甚至是導致聽力損傷和精神疾病。為此,在火電廠生產廠區的建築設計方麵,我們必須要嚴格控製粉塵與噪音引發的環境汙染狀況,以保證環境能夠滿足工人健康、高效的工作要求。但是在過去多年的電廠工作環境控製方麵,雖然對於噪音和粉塵做了一定的管理和預防,但是由於電廠自身工藝和工作人員態度的不堅定,使得粉塵與噪音控製還存在一定不足,對這些問題進行創新和優化還有很大的餘地。比如,我們在煤倉間、轉運站直接采用除塵技術,這樣可以將運到現場的煤炭粉塵提前進行處理,其能減少粉塵量的90%以上。同時,為了防止室內受到汙染,在電廠建築設計的時候通常可以采用多層門窗進行防護,並且通過一些專門的預防和控製技術來對粉塵和噪音進行過濾,從而提高室內環境質量。噪音在控製的時候還可以根據聲學原理,利用建築物、自然之物等障礙物來減少噪音對廠區職工造成的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