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智能建築中弱電係統設計和施工應注意的問題(1 / 2)

智能建築中弱電係統設計和施工應注意的問題

工程技術

作者:王小強

【摘要】所謂智能建築中的弱電工程,主要是指以建築設施為平台,並配置各種各樣的功能係統,從而提供給人們一個便利、舒適、高效的空間,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要建立一個功能完善的弱電係統,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本文同歸對智能建築中弱電工程的設計管理和相關工程技術管理等內容進行探討,提出了弱電係統設計和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智能建築;弱電係統;設計;施工;問題

一、前言

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在建築物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人們對建築物的環境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讓建築物更加適應信息社會的需要已經成為建築行業共同關注的問題。其中,智能建築成為這種需求的發展主流。

智能建築是一個集成化的係統,而弱電係統正是智能建築中機電設備集成化的重要體現。但是,最近幾年來,真正實現智能建築弱電化的不多,大部分隻是構建一些智能分係統,並實現了這些分係統的簡單集成操作和信息交換。因此,對弱電係統設計和構建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研究,對智能建築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智能建築中的弱電係統簡介

建築中的電氣工程通常分為弱電和強電工程兩種,其中,弱電主要指信息傳輸中使用的電信號,而強電主要指為建築物照明設備、動力設備及其它用電設備正常運行提供的電能。弱電和強電之間是相互聯係、相互區別的關係,弱電主要實現了建築物內的和建築物與外部的信息傳遞和交換功能,而強電則實現了各個用電設備的正常運轉。

所謂智能建築,是以辦公自動化、樓宇自動化和通信自動化三大係統為基礎建立起來的,這三大係統都和弱電息息相關。智能建築中的弱電係統和強電係統通過計算機連結起來,實現了係統的集成。智能建築通過中央計算機的控製,對各個子係統的運行進行指揮,進而實現係統的各個功能。所以說,智能建築是綜合布線、係統集成、現代圖像顯示、自動化控製、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信等各種現代信息技術的集成。而應用弱電技術的智能建築就被稱為智能弱電技術。

三、智能建築中的弱電係統設計

(一)綜合管路

為了符合弱電線路的連接要求,弱電係統中必須放置很多橋架和保護管;另外,弱電橋架和牆體的預留空洞較多,所以在管路的設計過程中要結合係統的要求進行綜合設計。

智能建築中線路比較複雜、規模也較大,因而促進了弱電橋架設計和安裝的運用。弱電橋架可以有效減少預埋的線路,降低了施工過程中預埋盲目性造成的損失,因此方便了線路的維修和修改。在設計過程中,橋架規模要根據弱電係統走線的容量進行設計,並結合走廊、弱電井和機房的位置和走向,以保證橋架的連通合理性。

在基本確立弱電的功能以後,管路設計要盡可能的應用預埋管,這能夠得到更多的空間餘量。預埋管要選擇短且直的,並在安裝過程中避免經過建築的沉降縫和伸縮縫,如果無法避免時,則需要對線管進行必要的處理。

(二)供電

供電是弱電係統設計過程中一個容易忽略的問題。根據電氣工程的要求,弱電係統一般由子係統單獨供電;雖然強電係統能夠保證弱電係統的運轉,但是這兩個係統不可以通用,這就更需要加強弱電係統的設計和施工。

大部分弱電係統的單獨供電要求是為了保證設備的供電安全性。除此之外,進行強電設計時,要著重考慮供電進線的容量要求。即使使用不間斷的電源供電,也需要對單獨回路的供電要求進行合理的設計,以避免係統由於電路混用造成的損害。

根據目前的弱電技術發展形式,弱電係統也得到了更完善的發展,現在的弱電係統已經不是單純的弱電設備的累加。弱電係統要求智能化係統具有集成性和關聯性的特點,要求弱電係統的施工承包商必須具備智能建築的項目建設和管理經驗,具有實際建築的設計和策劃能力,並具備承接智能建築項目的資格證書。

(三)接地係統

接地係統能夠有效促進資源的利用率,為建築物的科學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便利和條件。接地方法中通常包括建築基礎地梁、保護接地和防雷接地等各類設備接地,弱電係統要以建築的接地係統為基礎進行設計,接地電阻需要小於1歐姆,接地係統的設計也需要選擇具有相關資格證書的單位承擔設計,然後根據弱電係統的設計要求對接地設施進行設計,除此之外,還要為弱電係統各個部位提供對接端口。

(四)豎井及弱電管理間

弱電係統中豎井的安排對弱電的應用環境來說十分重要。傳統弱電井通常隻是一個簡單的過線通道,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數據通信線路不斷增加,這對弱電井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