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高性能混凝土預製梁施工工藝(1 / 2)

淺談高性能混凝土預製梁施工工藝

工程技術

作者:李旭明

【摘要】根據高性能混凝土在承秦高速公路橋梁施工中實踐,對高性能混凝土預製梁施工工藝的流程,操作要點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高性能混凝土;預製梁;施工工藝

1、概況

承秦高速公路秦皇島段十合同起始裏程:K155+900,終點裏程:K162+850,全線總長6.95公裏,所處地為秦皇島市青龍縣隔河頭鄉管轄。

合同段內共有大橋6座,預製梁1047片,橋梁混凝土用量14.3萬方。本文針對高性能混凝土在預製梁體的施工,淺談高性能混凝土在本工程預製梁的施工工藝。

2、高性能混凝土的特點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種新型高技術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礎上采用現代混凝土技術製作的混凝土,是以耐久性作為設計的主要指標,針對不同的用途的要求,重點對耐久性、施工性、適用性、強度、體積穩定性和經濟性加以保證。高性能混凝土與傳統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其特點是:(1)高性能混凝土適合從低、中強度到高強,能滿足不同強度要求,而且後期強度還會持續增長。(2)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抗滲能力。(3)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混凝土拌和物具有較高的流動性,混凝土在成型過程中不分層、不離析,易充滿模型。(4)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壽命長,對於一些特護工程的特殊部位,控製結構設計的不是混凝土的強度,而是耐久性。能夠使混凝土結構安全可靠地工作50~100年以上,是高性能混凝土應用的主要目的。(5)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較高的體積穩定性,即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具有較低的水化熱,硬化後期具有較小的收縮變形。

3、高性能混凝土預製梁施工工藝

3.1混凝土的拌和

混凝土攪拌前,檢查混凝土用原材料產地、質量等級、類型等應與試驗配合比用原材料一致,攪拌設備工作運轉正常。粗細集料在上料前抽測不少於2次,如遇雨天天氣應隨時進行抽測含水率。準確掌握粗細骨料含水量變化,據此及時調整混凝土拌和樓生產配合比中粗細骨料的投料數量,以來減少粗細骨料中含水量對於混凝土質量的影響。若攪拌控製不嚴,造成用水量過大,使混凝土離析、漿料分離,就失去了混凝土工作性能和高性能的實際意義。同時當水量過少,混凝土流動性差,出料困難,工人難以施工。控製材料中含水量對於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意義重大。混凝土生產過程中,應按規定的頻次和項目對混凝土質量進行過程檢測,混凝土質量應滿足工藝和設計要求。

3.2混凝土的運輸

高性能混凝土必須采用可自行攪拌的運輸車運輸,整個運輸過程中保證攪拌罐以2~4r/min的轉速攪動;當攪拌運輸車到達澆灌現場時,不得立即放料,應先高速旋轉20~30s,待罐中混凝土攪拌均勻後再將混凝土拌和物放入混凝土料鬥中。以確保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不會發生泌水、離析、漏漿及坍落度損失過多等現象,運至澆築地點的混凝土仍保持和出料時一樣的均勻性和良好的工作性能。冬季和夏季施工以棉被或帆布包裹罐車,以減少混凝土拌和物受到環境的影響,滿足入模前溫度及工作性能的要求。

3.3混凝土的澆築

在T梁混凝土澆注前,對模板、鋼筋、預埋件等進行檢查,將模板內的積水、雜物、鋼筋上的汙垢清理幹淨後方可進行澆築混凝土施工。澆築高性能混凝土前,對於混凝土的坍落度、溫度、含氣量及泌水率等工作性能,使用專用設備在澆築現場進行測定;隻有拌和物符合設計或配合比要方可入模進行澆築施工。混凝土的澆築采用連續澆築、一次成型,澆築時間不宜超過3.5h。澆築時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層的方法澆築。其工藝斜度視混凝土坍落度而定,梁場混凝土坍落度控製在18-22cm,工藝斜度不大於5°,第一層混凝土澆築厚度以到馬蹄斜麵位置控製,以後每層厚度不得大於30cm,先後兩層混凝土的間隔時間不得超過初凝時間。梁體混凝土灌注完畢後,對頂板混凝土表麵進行二次趕壓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