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混凝土施工質量控製的探討(1 / 2)

關於混凝土施工質量控製的探討

工程技術

作者:石丁宇 李科權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建築業也蓬勃發展,而混凝土工程更是大量、廣泛地應用在現代建築工程中:如大量的工業及民用建築、市政工程、道路、設備基礎、水利大壩等。混凝土質量的好壞,既對構築物的安全,也對構築物的造價有很大影響,因此在施工中我們必須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有足夠的重視。【關鍵詞】混凝土;施工;質量控製一、影響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混凝土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是抗壓強度,從混凝土強度表達式不難看出,混凝土抗壓強度與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強度成正比。按公式計算,當水灰比相等時,高標號水泥比低標號水泥配製出的混凝土抗壓強度高許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時切勿用錯了水泥標號。另外,水灰比也與混凝土強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強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強度低,因此,當水灰比不變時,企圖用增加水泥用量來提高混凝土強度是錯誤的,此時隻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縮和變形。因此,影響混凝土坑壓強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強度和水灰比,要控製好混凝土質量,最重要的是控製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兩個主要環節。此外,影響混凝土強度還有其它不可忽視的因素。二、混凝土質量控製的關鍵環節混凝土質量控製首先是使混凝土達到設計要求的質量標準,其次是在滿足設計要求的質量指標前提下盡量降低成本。混凝土的強度有一定離散性,這是客觀的,但通過科學管理可以控製其達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標準差能反映施工單位的實際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標準差越小。可以說,混凝土質量控製實質上是標準差的控製。實際上控製標準差應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1、設計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由實驗室通過實驗確定,除滿足確定、耐久性要求和節約原材料外,應該具有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因此要實驗室設計合理的配比,必須提供合格的水泥、砂、石。水泥控製強度,砂控製細度、含水率、含泥量等,石控製含水率及含泥量等。隻有材料達到合格要求,才能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才能使施工得以正常合理的進行,達到設計和驗收標準。2、正確按設計配合比施工。按設計配合比施工,首先要及時測定砂、石含水率,將設計配合比換算為施工配合比。其次,要用重量比,不要用體積比,最後,要及時檢查原材料是否與設計用原材料相符,這要求供方提供兩份同樣材料,一份提供給實驗室,一份給工地,工地收料人員應按樣本收料,如來料與樣本不符,應馬上向上級彙報,及時更改配合比。3、加強原材料管理。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細骨料、化學外加劑、礦物質混合材料,按比例配合,經過均勻拌製,振搗密實成型及養護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混凝土材料的變異將影響混凝土強度。因此收料人員應嚴把質量關,不允許不合格材料進場。另外與原材料不符的要及時彙報,采取相應措施,以保證混凝土的質量。(1)水泥。水泥有多種品種、標號應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的要求和實際使用部位的環境條件,選擇適當的水泥品種和標號。高強混凝土應優先選擇高標號水泥進行試配。(2)砂。細骨料砂,要重點檢查其質地、級配、細度模數、含泥量和有害物質含量。其重點是含泥量和有害物質含量。這兩項對於混凝土強度的影響較大。用於拌製混凝土的細度模數應在3.7~1.6之間。結構用砂含泥量一般不應超過3%,有害物用質(雲母、有機物、硫酸鹽等)含量不應超過2%。(3)石子。粗骨料石子,應重點檢查其質地、級配、針片狀顆粒含量、含量泥量及最大粒徑。一般采用1cm~3cm的碎石,卵石一般能用於結構受力部位,嚴禁混有煆燒過的石灰石塊或白雲石塊。(4)水。凡是不能飲用的水,應在水質化驗和抗腐蝕試驗合格後,方可用於拌製混凝土。汙水、工業廢水、PH值小於4的酸性水和硫酸鹽含量超過水重1%的水,不能用於拌製混凝土。對預應力混凝土的施工用水,更樣著重控製。(5)外加劑。首先,應檢查外加劑生產廠家的生產許可證,質量保證料和有相應資質的檢測單位出具的性能試驗報告。其次,在混凝土外加劑使用前,應進行試配並進行試驗檢驗,以複驗混凝土外加劑與工程所有水泥是否相適應,以及是否滿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性能和有關設計要求指示(如坑滲標號等)。另外,應注意混凝土外加劑使用說明的有效日期、防止過期失效的外加劑用於工程。同時,要嚴格控製劑量,不得隨意添加,在攪拌混凝土時,摻加外加劑的混凝土攪拌時間應適當延長。應大力推廣使用新型的複合型混凝土外加劑,以適應先進的施工工藝的多種要求。4、進行混凝土強度的測定。以28天強度為準,為施工簡便和質量保證,一般做7天試塊等,以對混凝土強度盡量根據其齡期測定其發展,以明確確定其質量。三、高強混凝土的質量控製C60級以上的高強混凝土在建築工程已得到較大範圍的應用,在實際工作中,如何做好C60級以上高強度混凝土的質量管理與檢測也是非常重要的。1、原材料的選擇與應用。指定專人定期檢查、測定各種原材料和生產狀態,特別是對原材料的進料、儲存、計量應全方位監控;為確保混凝土強度,必須采取措施將毛細孔填滿,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實性。因而,需要在砼配比中,加入微米級徑增密處理的超細活性顆粒,使其在水泥漿微細空隙中水化,減少和填充毛細孔,達到增強和增密作用;高強混凝土要求低水灰比,這就需要摻入高性能的外加劑。2、混凝土配比方案優選。高強混凝土正式生產時應進行試配,選定不同的配比和投料順序,施行優選方案。試配必須嚴格模擬實際生產條件,在原材料有變動時應再次試配。攪拌必須均勻,采用強製式攪拌機,較普通砼延長50%攪拌時間。3、注重高強砼性能檢測。高強混凝土質量管理與檢查,與普通砼存在一些差異,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四、配筋及增強材料的選擇除了對混凝土進行質量控製外,與工程密不可分的配筋及增強材料的選擇也是不容忽視的。當前工程中比較先進的配筋與增強材料有以下幾種:1、雙鋼筋:為了減小裂縫寬度和構件的變形,國內在一些工程,采用焊成梯格形的雙鋼筋,在構件內平放或豎放布置。2、冷軋變形鋼筋:為了節約鋼材用量,用光圓鋼筋,經過冷軋,軋成帶肋的直徑小於母材直徑的鋼筋,稱為冷軋帶肋鋼筋。這種冷軋鋼筋的母材大大提高,與混凝土的粘結強度也得到提高,但直徑較小。它們主要用作板式構件的受力鋼筋或梁、柱構件的箍筋或作預應力筋。3、纖維布、纖維條、纖維板等:國內在對鋼筋混凝土結構進行加固時,常用的一種技術是鋼板粘結加固技術,但是鋼板質量重、運送不便,剪切成型也比較複雜。最近在國內外發展並應用了以質量很輕、易於加工、單向抗拉強度很高的纖維布(條、板)代替鋼板進行構件加固的技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點是:具有很高的單向抗拉強度,彈模與鋼材接近,很適用於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加固;質量輕,基本不增加結構自重及截麵尺寸;施工方便,功效高;耐腐蝕,無須定期維護。五、結束語 “百年大計 質量第一”,質量是工程建設永恒的主題,是所有工程的建設的核心。混凝土的質量控製,不僅要在設計方法、施工技術以及維護保養等方麵加以重視,,而且要在混凝土工程施工過程中,認真抓好影響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因素即是“人、材料、機械、方法及環境”等五大方麵,對這五方麵的因素進行嚴格控製,以確保混凝土的施工質量,確保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參考文獻[1]陳本沛.混凝土結構理論和應用研究的理論與發展.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1994[2]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