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路施工中的瀝青路麵施工技術探討(1 / 2)

公路施工中的瀝青路麵施工技術探討

工程技術

作者:嚴進軍

【摘要】交通事業的發展,促使公路工程麵臨巨大的施工壓力。公路路麵工程很大一部分為瀝青路麵,較容易受到諸多因素的幹擾。為保障公路瀝青路麵施工的安全與穩定,必須利用可靠的施工技術,推進公路的施工建設,提高路麵控製的能力,避免瀝青路麵出現施工問題。因此,文本通過對公路施工中的瀝青路麵進行研究,分析主要的施工技術。

【關鍵詞】公路施工;瀝青路麵;施工技術

瀝青路麵承載公路運輸的主要部分,與實際應用存在密切關係。瀝青路麵在公路施工中占據重要地位,提高瀝青路麵的施工能力,有利於穩定公路建設,提升公路施工的水平,促進效益產生。瀝青路麵的施工技術不僅影響到公路施工的基本情況,而且關係到工程的社會效益,著實彰顯施工技術的重要性。由此可見:提高瀝青路麵的施工能力,才可發揮實際的工程價值。

一、瀝青路麵施工材料的質量標準

公路施工中的瀝青路麵,在施工技術方麵,需要高質量的材料支持,避免由於材料問題,導致技術失效,針對瀝青路麵主要的施工材料,規劃質量標準:(1)粉煤灰的成分必須保持在70%以上,燒失量不能超過兩成,根據瀝青路麵的施工情況確定幹性和濕性粉煤的使用量,嚴格控製水分含量,粉煤灰的直徑選擇關係到瀝青路麵材料的整體標準,一般取直徑<30mm為適宜;(2)水泥的質量標準必須符合瀝青路麵的工程需要,水泥是施工材料的基礎,有利於路麵穩定,不同種類的水平,具備不同的性能表現,根據選擇水泥的情況,規劃處理方式,避免水泥固結、凝聚;(3)土質的標準控製,不僅關係到水泥的使用效果,同時決定基層施工技術能否順利進行,盡量選擇性能穩定的土體,適當添加拌和料、水分,充分混合土質,判斷土質質量標準時,還需結合瀝青路麵施工材料的選擇情況,防止土質過多,改善土質的使用環境[1]。由此,著重管控施工材料的質量,發揮標準作用,避免影響瀝青路麵的施工實際。

二、分析瀝青路麵的施工技術

公路施工中瀝青路麵的施工技術,主要分為基層、防護層和表麵層,分析施工技術,提高瀝青路麵的施工能力,體現施工技術的約束性。

1、基層技術

瀝青路麵施工中的基層部分,關係到工程載荷的傳輸和分配,利用合理的方式,嚴謹處理路麵結構的分布受力。基層部分可以對路麵受力,實行削弱,傳遞到其他部分,降低基層受力壓力,避免由於受力不均勻,促使基層遭到破壞。基層施工技術,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促使基層性能表現不全麵,出現缺陷部分。例如:基層邊緣的載荷分配到瀝青路麵時,促使基層成為主體的受力部分,基層施工技術麵臨較大壓力[2]。基層技術施工時,首先要選擇高標準、高質量的材料,提高強度與剛度,滿足瀝青路麵的實際要求;然後分析瀝青路麵的施工環境,重點在車流量、高峰時段等方麵進行研究,確定基層數量,在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中,基層主要以一層為主,如果載荷壓力非常大,可以設置兩層,采用上下結構,提高基層載荷分配的能力,確保基層施工技術的科學性,穩定瀝青路麵。

2、防護層技術

防護層位於瀝青路麵的基層下方,直接連接土層部分,在實際路麵施工中,起到防護作用,避免外界環境對瀝青路麵以及公路施工產生影響,所以瀝青路麵防護層的施工技術,麵臨施工難度。首先檢查砂石,確保級配準確,穩定數值;第二進行砂石鋪築,砂石層的厚度在30厘米以內,強夯密實,保持砂、石地基處於同一高度,如果防護層的基土麵深度不統一,可以利用開挖斜坡的方式,提高施工技術的水平,在分段施工和級配分布上,需要再次檢查砂石的均勻程度,保障砂石級配到位,避免影響防護層的能力。為降低防護層的技術失誤率,進行找平處理,如:在每一層防護層結構內,設置檢查點並取樣,檢測樣品的質量密度,待密度達到標準後,借助貫入技術,判斷平整度。防護層的施工技術在準確度方麵的要求較高,利用施工技術,提升瀝青路麵的防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