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述在混凝土結構施工中植筋技術的運用(1 / 2)

論述在混凝土結構施工中植筋技術的運用

工程技術

作者:駱來遲

【摘要】本文將緊緊圍繞混凝土結構中的植筋技術這一主題,通過對其技術原理以及相關的運用進行簡要的分析和介紹,以期為相應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和指導。

【關鍵詞】混凝土結構;施工;植筋技術;技術原理;技術應用

植筋技術,由於其自身的獨特性,現在已經廣泛適用於混凝土結構施工之中。植筋技術,就其本身來說,它通過在植筋鑽孔後使用高強度的化學粘合劑,從而使得鋼筋和錨杆等金屬構件產生巨大的握力,進而達到加固的作用。如果細節地來說,其還涉及到錨固作用等具體技術細節。因此,為了進一步加深對植筋技術以及其具體應用的了解,我們有必要對其進行相關的介紹,本文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的,從各方麵來說,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植筋技術的技術內涵與技術原理

首先,我們先對植筋這一概念進行介紹。植筋,顧名思義,就是像人體中的筋條一般,植入筋條從而充分調和各方麵。植筋,也叫做種筋,是一種有效將混凝土進行連接的錨固技術,它通過在混凝土結構中植入鋼筋,並使用具有高強度的化學粘合劑進行粘合,從而將混凝土和植入的鋼筋連接成為一個整體,從而產生一定的握力,進而使混凝土結構變得堅固。

正因為其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植筋技術目前已經廣泛適用於各種建築工程的具體施工當中,從另一方麵來說,由於從中植入的鋼筋類型並不受到任何限製,與其它錨固技術相比,植筋技術更為簡單、經濟、實惠、效果更佳。

在介紹完植筋技術之後,我們現在對其所用到的植筋膠進行介紹。總的來說,所用到的化學粘合劑主要有三種,即環氧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以及氨基甲酸酯。而在這三種化學粘合劑當中,環氧樹脂具有最好的粘結度和承載力,在粘結、錨固效果中也是最好的,但是基於其對環境有汙染的特點,其用的還不是很多,相應的,氨基甲酸酯由於沒有汙染並且操作簡便而被廣泛運用。

二、植筋技術的運用

我們在上一節,已經對植筋技術的內涵、具體的技術原理以及幾種的植筋粘合劑有了一定的認識,現在我們就其具體的應用來做一個簡要的介紹:

首先,我們對植筋技術的具體使用範圍進行一個簡單的明確。總的來說,植筋技術能夠使用於多個行業的建築工程,其包括對建築體各部分進行結構改進,以及預留植筋錨定;對梁、板、以及柱等幾類結構進行加固;對預留植筋進行的拉結等等,具有十分廣泛的運用。

當然,植筋技術在進行相應運用時,需要依照相應的技術指標,其具體體現在包括植筋直徑、植筋錨固深度、溫度和濕度等幾個方麵,具體的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植筋直徑是我們需要倍加注意的一個因素。植筋的抗拉粘結力與植筋的抗拉粘結力與粘結麵積成正比,而粘結麵積也與截麵周長成正比。這就意味著,直徑過大,相應的粘結麵積就會變小,從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當中,使鋼筋的極限強度難以發揮。因此,我們在選用鋼筋材料的過程中,通常都選用直徑不大的鋼筋。

其次,對植筋的錨固深度也要進行相應的控製,因為植筋的抗拉粘結力與鋼筋的錨固深度成正比,錨固深度過小,就使植筋發生混凝土錐形破壞,從而有礙鋼筋強度的充分發揮。

最後是對溫度、濕度等因素的控製,通常來說,植筋過程中所使用的粘合劑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使自身的固化時間縮短,這樣一來,如果溫度控製不到位,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切合度就會縮小,從而造成脫落。另外,植筋所在的濕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固化時間產生一定的影響,濕度越高,固化所需要的時間就越長,濕度越低,固化又會太快從而造成結構結實度下降。這需要我們給予其足夠的重視,在實際的施工中,對濕度以及溫度加以嚴格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