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傳統材料

工程技術

作者:葛巧玲

【摘要】青磚青瓦是傳統的建築材料,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代表著一種時代的印記和文化。舊磚瓦在現代建築中的運用,能喚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記憶。磚瓦促進了建築工藝的繼承。磚瓦的新形象表現了對傳統材料的批判式繼承。介紹現代建築創作實踐中運用青磚青瓦較有影響力的建築師及其作品所體現出來的傳統文化和對傳統材料的應用。

【關鍵詞】磚瓦;建築;傳統材料;王澍

磚瓦是傳統的建築材料,體現著傳統文化的情感。中國城市建築的飛速發展,現代建築設計中瓦早已退去繁華,慢慢地消失在藍天白雲的背景之上。磚的表現形式和作用也發生著變化。中國的建築傳承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如果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繼承繼續視而不見,那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繼承將會出現問題。原本特有的地域文化或可識別特征在中國的城市建築中將持繼消退。國際化發展使傳統文化的繼承,成為一個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

1、青磚青瓦的特點

青磚青瓦具有強度高、抗凍性能好、耐腐蝕、不褪色、壽命長等特點。有素雅沉穩,古樸寧靜的美感。瓦最早使用出現於西周初期,而磚在西周晚期則以鋪地磚的形式出現,磚瓦在我國已有3000年左右的曆史[1],已經過漫長的風雨洗禮。磚瓦是建築的經典材料,在人類建築史上延續使用的時間長,見證了悠久的曆史,凝聚著厚重的曆史價值。近年青磚青瓦成為設計師極力推薦的建築材料之一。

2、磚瓦材料對傳統文化的延續

青磚青瓦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之一,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承載著人們對“傳統”的記憶。傳統建築材料的運用,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延續。與現代新型材料構建的建築相比,傳統材料通常給人懷舊的溫暖感覺,更容易產生心靈上的共鳴,讓精神得到某種寄托。在現代建築創作中,有部分建築師以“舊材新用”的方式對傳統材料進行再次運用。“舊材新用”是指把已經經過一次建造的舊房屋材料,進行第二次加工處理,用在新建築的建造上。如王澍設計的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運用收集到的各種舊磚瓦再次利用,與新材料一起在新的建築上混合建造。“舊材新用”既能體現人們的節約思想,而且舊材料本身帶著曆史感,舊的建築材料帶著我們穿梭在時光隧道裏,能重新喚醒人們對曆史的記憶。

3、磚瓦對傳統工藝的繼承

在機器生產之前,產品由專門從事手工業生產的工匠來完成製作。機器生產能節約時間,解放更多的勞力,但它讓我們失去對藝術和個性的表達。經過長期的經驗積累,經過無數次的建造實踐,磚瓦的砌築和鋪作無法用機器代替,需要很多的勞動力,使得建築工匠得以幸存,也使得傳統建築工藝得以繼承。工匠技藝和手工製作帶有濃烈的個人色彩,能更好的表現個人情感和繼承師徒製留下來的精美工藝。對整個中國的文化和工藝曆史延續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4、磚瓦在現代建築中的應用

科技的進步,促使建築結構技術飛速發展,在現代大型建築中傳統建築材料早已不再作為承重構件。在這種情況下,磚瓦等傳統材料的裝飾功能和圍護作用有更大的發揮空間,組合方式也更豐富。結構構件和圍合構件的分開,使雙牆成為現代建築中常見的處理手法,內牆區分室內外,外牆裝飾。這種手法打破了傳統材料砌築時形成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