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金改”取得突破性進展
改革探索
作者:錢淑琴
【摘要】2012年3月國務院決定設立溫州金融改革試驗區,兩年來,溫州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緊緊圍繞“金改”12條,有條不穩地推進各項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得到省領導的肯定。
【關鍵詞】溫州“金改”;兩年實施;突破性進展
2012年3月,國內首個金融改革試驗區在溫州設立了,這是國務院高瞻遠矚,順應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迫切需求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不僅對溫州乃至浙江的經濟健康發展至關重要,而且對全國的金融改革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義。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的發源地,民間資金豐厚,但由於金融服務體係不完善,中小企業多,融資難和民間資金多、投資難,“兩多兩難”問題十分突出。實施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不僅給了溫州破解“兩多兩難”問題一把“金鑰匙”,更是給全國其他地區金融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鑒。
一、出台全國首部民間融資地方性金融法規,實現民間融資陽光化、規範化、合法化
溫州民間借貸由來已久,形式多樣,有自由借貸、企業內部集資、掛戶公司辦理存貸業務,呈會、“銀背(借貸中介人)”等,民間借貸數量占全社會借貸總量的30%左右,在溫州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起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長期來民間借貸無法可依,許多民間借貸是進行暗廂操作,容易被壞人所利用,先後多次發生局部性借貸風波,損害溫州經濟、社會發展聲譽。
經過兩年試驗,產生民間融資地方性金融法規,實現了民間借貸陽光化、規範化、合法化。現在,溫州民間借貸通過各縣(市、區)設立的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進行公開運作,服務中心為民間資金供求雙方進行直接交易提供登記和公證等綜合性服務。中介服務組,如投資谘詢公司、公證處、融資擔保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專業配套服務機構共同進駐。
民間借貸以抵押貸款為主,如溫州民間借貸登記服務有限公司,車輛抵押貸款占60%,股權抵押、小房屋抵押占20%,協商擔保占20%,運作紮實穩健。
備受關注的溫州民間借貸備案進展順利,截至今年3月27日,民間借貸備案已達598筆,共計10.76億元,其中單筆300萬元以上的121筆,總額7.56億元。民間借貸服務中心服務覆蓋並推廣到全國30多個地市,截至3月26日累計登記借入借出需求總額95.08億元,成交總額34.19億元,場內借貸成功率41.53%。
二、服務實體經濟的地方金融組織得到較好發展,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得到緩解,實體經濟開始複蘇
在金融改革區位分工問題上,全國性的金融創新會上海浦東、天津濱海展開,溫州的“金改”應側重地方性的金融創新和中小企業服務。溫州的“金改”應以發展民生金融為主線,應以滿足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廣大人民群眾財產性收益的需要,為民間金融規範化、合法化創造條件,提升企業竟爭力,以區域經濟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溫州發展麵向中小企業的新型金融機構應是溫州“金改”的一個重要目標,即普惠製金融的探索可能是全國“金改”的一個重要目標,即普惠製金融的探索可能給全國“金改”提供經驗和空間。
全市成立12個民間借貸備案登記服務網點,建立6家民間資本管理公司,外設村鎮銀行25家,建立7家農商行和3家社區銀行,建立44家小額貸款公司,籌建25家農村資金互助會,使服務中小企業的地方性金融組織得到較好發展。隨著地方性金融組織的發展,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也有所緩解。2013年新增支持中小微企業5.6萬戶,新增小微貸款288億元,比上年多增83億元,增長40.5%;2013年末貸款平均利率7.45%,累計下降利率1.35個百分點。
溫州“金改”推動實體經濟的複蘇,溫州GDP增長由2012年的6.7%提升到2013年的7.7%,實現了同全國的同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