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萊州市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經驗(1 / 2)

萊州市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經驗

區域發展

作者:孫國熙

【摘要】萊州市2011年小農水工程建設在結合本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現狀、水土資源狀況的前提下,對萊州市境內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進行了統一規劃、科學布局,不斷摸索、創新,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項目建成後,贏得了當地幹部群眾的普遍稱讚和歡迎。

【關鍵詞】萊州市;小農水;建設經驗

萊州市在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建設中,始終堅持“係統化規劃、規模化推進、高標準建設”,全力打造老百姓認可的精品工程,完滿完成了2011年度項目建設任務,取得了良好效果。

1、項目概況

萊州市位於膠東半島西北部、萊州灣東岸,北、西瀕臨渤海,總麵積1878.10km2,海岸線總長108.7km,轄11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989個行政村,總人口85.91萬人,其中農村人口68.63萬人。萊州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連年躋身全國百強縣、全省30強縣行列,擁有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山東省文明城市等多項國家級稱號。2006年5月,萊州市被國家水利部確定為“全國水生態係統保護與修複試點城市”,是江北唯一一個試點城市,也是全國唯一一個縣級試點城市。

近十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不斷提高,萊州市水資源緊缺危機日益加劇。萊州市地形複雜,降水量年內分配不均,降水量年際變化大,總的水文氣象表現為春旱秋澇、晚秋又旱、旱澇頻繁、以旱為主,同時,水土流失嚴重,因此嚴重影響了當地農業生產發展。自八十年代以來,萊州市就大力發展農業節水灌溉工程。2011年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分布在城港路、三山島、驛道3個鎮(辦事處),完成發展灌溉麵積4.2萬畝。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按照“係統化規劃、規模化推進、高標準建設、新技術支撐、文明式發展、用水戶參與、全麵推行‘三位一體’管理模式”的重點縣建設思路和要求,結合萊州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現狀、水土資源狀況,對萊州市境內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進行了統一規劃、科學布局,項目建成後,贏得了當地幹部群眾的普遍稱讚和歡迎。

2、主要做法及措施

2.1政府重視、管理規範

萊州市對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和現代農業小麥產業項目縣工作非常重視,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的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分管市長任副組長,財政局、水務局、發改局、農業局、國土局、農開辦、林業局、公安局、審計局等單位領導任成員,領導小組負責對項目的組織領導、部門協調、財政支持和政策傾斜等進行綜合協調和安排。

同時積極探索有效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運行模式,大力組建農民用水戶協會,落實管護責任,保障項目順利實施,實現建管並重,保證效益的長效發揮。

萊州市在以往農田水利項目建設過程中嚴格按照規範要求進行組織施工,從工程規劃到工程建設完成整個過程都嚴格把關,決不允許出現不合格的工程。萊州市目前已建立的農田水利項目標準高、質量好,工程合格率達到100%,優良率達到了85%,3年之內未發生質量安全事故,保證了工程效益的正常發揮。

2.2規劃充分,基礎牢固

萊州市多年來對小型農田水利的建設工作一直非常重視,小農水建設基礎工作紮實,對本次重點縣的建設提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多年來,萊州市培養了一大批從事水利工程研究和推廣的專業技術人員。目前擁有各類水利專業技術人才180名,其中從事水利技術研究與推廣的高級工程師23名,工程師57名,其他技術人員100多名。在實踐中,技術人員掌握了各類水利工程建設特別是節水灌溉工程的關健技術,總結形成了一整套適合本地實際的農田灌溉思路。同時,以市級抗旱服務中心為依托,在基層建立了500多個農村水利服務組織,為基層提供科研、設計、施工“一條龍”服務,為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組織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