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家庭經濟條件改善了,生活質量也提高了,但是小巴菲特始終沒有停下賺錢的步伐。很快,憑聰明的頭腦、伶俐的口齒,小巴菲特在華盛頓找到了一份讓很多窮人家的孩子都羨慕得流口水的肥差——給《華盛頓郵報》送報。巴菲特的這段賣報生涯與同期的美國賭王謝爾登·阿德爾森有幾許相似,隻是兩者的方式有所不同。

剛開始的時候,小巴菲特也是按照最一般的方法送報紙,從中賺取一些錢,而且他還主動提交納稅申報表。看來,巴菲特小小年紀就懂得了主動去承擔責任。

那時候,小巴菲特每天就是上學、送報,他覺得生活就像白開水一樣,一點兒挑戰性也沒有。於是,小巴菲特開始琢磨著要怎麼去改變這種死氣沉沉的生活。後來,他跟夥伴們商量:離家出走!這樣就能遠離家人和學校的管製,嚐試另一種生活。經過幾天的仔細謀劃,他和密蘇裏州國會議員的兒子羅傑·貝爾,還有另一位好朋友傑西,在一個傍晚匆匆搭上去往賓夕法尼亞州的車。幾個叛逆的孩子夢想著到新的環境去嚐試新的生活,開始不一樣的人生體驗。

不過3個可憐的家夥還沒在賓州的旅館住下來,就沮喪地被警察給送了回來。這次小巴菲特隻好暫時收斂了一些,表示要安心讀書,但他還是要堅持每天去送報——隻有這樣,他才感覺生活多少有點生氣。

剛開始他說出自己的這一決定時,父母不是很放心,堅決反對他繼續送報,因為這樣會讓他分心而不能專心學習。小巴菲特一再堅持並極力說服媽媽和姐姐,告訴她們自己從送報中找到了生活的樂趣,這對他很重要。在他的強烈要求下,最反對的爸爸也同意了他的請求,最後他又開始了自己的送報生活。

一切似乎還是那樣,同樣的一條街,還是那個警察和行色匆匆的人們。不同的是,習慣了每天準時送報的小巴菲特開始思考怎樣才能把送報工作做得更好。他這次決定改變送報策略,以前那種方式老套、浪費時間,更重要的是沒辦法賺更多錢。小巴菲特想,我應該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於是,他決定觀察其他報紙在發行工作上的做法。他發現當地的《時代先驅報》和《華盛頓郵報》是競爭對手,兩者的覆蓋區域都是一樣的。那麼,怎麼做才能讓同一個區域或者路線上的讀者先看到他的《華盛頓郵報》呢?先重點再次要,他決定抓住其中的5條主要路線,然後在時間上搶先送到;另外,如果操作熟練以後,再加上時間允許的話,他還可以開辟更多的路線。

每天500份的報紙要準時送到讀者手中,要求小巴菲特每天早上5點鍾就要起床。當時巴菲特隻有13歲,對他來說,這的確是一個不小的考驗。但是在小巴菲特看來,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能賺到美元,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啊。

在這段時間裏,母親莉拉非常支持他,給了小巴菲特很多的幫助。看到小巴菲特每天都要趕那趟5點一刻開往馬薩塞大街的早班車,母親非常心疼他,所以堅持每天一早就給小巴菲特準備美味可口的早餐。有時候小巴菲特生病或因為一些事沒辦法去送報,莉拉便代勞了。善良的莉拉認為孩子自己積攢的錢對他來說,是自己的勞動成果,他可以很好地使用它,所以她一分錢都沒有拿過。“我的母親莉拉,我想是我心中最偉大的女性,她為我及整個家庭犧牲了很多……我愛我的母親。”每當巴菲特回憶起他的母親莉拉時,總是滿懷感激。

韋斯特切斯特公寓坐落在當時的華盛頓鬧市區,外觀華美,內部設施和裝修一流,據說當時它是華盛頓最高級的公寓。這座公寓出入的都是有錢人,小巴菲特每天也會在這裏出現,不過他是作為報童在這裏出現的。公寓大樓共8層,每天送報都要一層層地送。後來,小巴菲特覺得這樣送報不僅累,而且費時間,於是他想出一個好辦法——先把這幢公寓中需要送的所有報紙中的一半放在4樓的電梯邊,然後拿剩餘的乘電梯上8層。這樣,在從上往下送的過程中,他手中的報紙不但愈來愈少,而且更重要的是這種方法還能節省不少時間。這樣一趟下來,效率比以前提高了20%,小巴菲特就可以利用節省的時間去給其他地方送報紙。

在送報紙的過程中,小巴菲特還發現,單純送報紙賺不了多少錢,如果想在同一時間賺到雙倍或者更多的錢的話,該怎麼做才好呢?他想到了《賺到1000美元的1000招》裏麵講過的方法:豐富你的產品線,可以提高總收益。那又有什麼他還可以一起賣的呢?他想到了可以同時賣雜誌。於是,他在送報紙的同時,還向那些有錢人推銷雜誌。這樣,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小巴菲特就賺了200多美元,他樂壞了。要知道這對一個不到14歲的孩子來說,絕對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他從中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掙錢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