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成功地在東西方之間架起了一座文化溝通的橋梁,通過連續進行富有策略性的高端投資獲得了巨大成功,贏得了美國華爾街的稱讚。

姓名:阿爾瓦利德·塔拉爾

出生年月:1955年3月

籍貫:沙特

產業:酒店投資

資產狀況:210億美元

2008福布斯財富排名:第19位

阿爾瓦利德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王子,被稱為“阿拉伯世界的沃倫·巴菲特”。他是美國最大的國外個人投資商,投資領域幾乎涉及美國生活的所有層麵。在許多世界著名品牌中,如花旗銀行、美國新聞集團、時代華納、蘋果公司、迪斯尼、四季酒店、可口可樂等都有他的巨額投資。像沃倫·巴菲特一樣,阿爾瓦利德的高端投資,在拯救一些瀕臨破產的大公司的同時,也獲得了巨大的財富收益。

叛逆少年的軍校生活

年少的阿爾瓦利德經常肆意滋事,逃課打架也是家常便飯。為了改掉阿爾瓦利德不服管教、叛逆的惡習,1969年父親將年僅14歲的阿爾瓦利德送到了利雅得軍事學院學習,從此他成為沙特曆史上最年輕的士兵。

沙特的利雅得軍事學校是該國最有名氣的高等院校之一,許多沙特政要都在利雅得軍事學校經受過鍛煉。這裏就像美國的西點軍校一樣,對學員有著嚴格的要求:必須是本國公民,滿17歲,最大不超過22歲,身高在1.7米以上的男學員才有資格進入本校(不過阿爾瓦利德作為皇室成員可以例外)。

阿爾瓦利德的父親把他送到這裏來,就是想在利雅得的惡劣氣候和環境下用軍事化的訓練來改變阿爾瓦利德王子頑劣、毫無節製的性格。當時他才剛滿14歲,身高還不足1.6米,以致院長看到他單薄的身體時非常擔憂:這樣小的孩子能承受得住軍校嚴格的管教和艱苦的訓練嗎?不過最終學校還是收下了這個特殊的學生。

一進校門,一股追求榮譽、為國獻身的濃厚氣氛撲麵而來,嘹亮的軍歌、莊嚴的軍服、整齊劃一的隊列,讓阿爾瓦利德深切感受到自己作為沙特人的榮譽和學員對國家所承擔的責任。

阿爾瓦利德被精幹的新年級班主任帶領著參觀了整個訓練場地、宿舍、食堂、教室以及野外訓練營。看到這些,王子隻是對這裏充滿了好奇和興奮,並沒有意識到後麵艱苦的生活正等著自己。

在新生入學大會上,校長向全體成員宣告,新學員進入利雅得軍校,就得遵守學校的所有規章製度,即每個學員絕不能撒謊、欺騙或盜竊,也不能容忍其他人有此類行為。對違反學校規定的一切行為,軍校毫不留情,輕則記過、罰早操,重則關禁閉、開除。

了解完這些規章製度後,阿爾瓦利德被編排在一些比他高出很多的新學員中。他們都是一群懷抱夢想、立誌要為國家作出貢獻的年輕人。辦完新生入學手續,王子跟他的新同學們開始了為期6周的學員基礎訓練。

第一步是進行隊列訓練。各種各樣的步伐都要操練,天天做,反複做,把每個人都訓練成機器人一樣,穿同樣的服裝,邁一樣的步伐,說的話也是一樣的——簡短有力的兩句“對,長官”和“不,長官”。

第二步是嚴格的日常生活管理。每天早上6點就得起床,起床號一響,所有學員必須立即起來,出早操、整理內務,然後畢恭畢敬地站成隊列,恭候高年級學員和教官的光臨。從個人著裝、儀表到宿舍衛生,都要做得完美無缺。哪怕被子一個角沒有弄好,漱口杯不是一個朝向,教官都會嚴厲地指出,讓他們重新整理,毫不留情。

阿爾瓦利德以前無拘無束、逍遙自在慣了,剛開始,根本就跟不上趟。懶散的他無法準時起床,每次都是教官快要進門時才稀裏糊塗地穿上衣服,胡亂疊下被子,然後匆匆地歸隊等候教官檢查。

第一次,教官做示範重新幫阿爾瓦利德把被子折疊了一遍,然後讓他再試,可他怎麼折也折不好;第二次,同樣的情況再次出現,教官隻好再示範一次;第三次,實在忍無可忍的教官沒有自己動手了,而是讓王子的室友幫忙折疊,而那個學員做得非常漂亮。於是教官義正詞嚴地對他說道:“在利雅得軍校,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現在請忘記你的身份,你隻是一個普通的公民,而不是王子,阿爾瓦利德同學!”

年輕的阿爾瓦利德王子聽後有些羞愧,漲紅了雙臉,大聲地回答道:“是,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