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基金規模的擴大,索羅斯量子基金的事業蒸蒸日上,特別是在1980年,基金增長102.6%,這是索羅斯和羅傑斯生意最紅火的一年。此時,基金已增加到3.81億美元,索羅斯本人也已躋身億萬富翁的行列。然而,羅傑斯卻令人遺憾地在此時決定離開,這對合作達10年之久的老朋友終於決定分手,讓索羅斯頗感失落。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隻要分開對各自的事業發展有利,能獲得施展拳腳的大好機會,依然值得鼓勵。可是,失去羅傑斯的索羅斯並不幸運。在此後的一年,索羅斯遭受了他金融生涯最大的一次失敗。他認為美國公債市場會出現一個較大的上升行情,於是找銀行借短期貸款大量購入長期公債,希望趁機大撈一把。

然而,形勢並未朝著索羅斯所預料的方向發展。相反,由於美國經濟保持強勢,銀行利率在不斷地快速攀升,已遠遠超過公債利率。1981年,索羅斯所持有的公債每股損失了3~5個百分點,量子基金的利潤首次下降,幅度高達22.9%。麵對失敗,大批投資者持悲觀態度,紛紛棄他而去,帶走了將近1.93億美元,這相當於公司近一半的資產。索羅斯心生悲涼,一種被拋棄的感覺湧上心頭,他甚至想到要退出市場,去過一種平淡的生活。

中國有句古話:“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索羅斯是哲學迷,當然深知這其中蘊涵的道理。隻要邁過這個坎,他的輝煌之路將不再遙遠,財富也會失而複得。

索氏投資理論誕生

盡管飽受沉痛的打擊,索羅斯依然堅強地選擇留下來。他並未因此而消沉,而是積極地思考失敗的原因,開始用哲學的思維來重新審視金融市場的運作狀況。不過,隨著研究的逐漸深入、了解的逐漸增加,索羅斯愈發覺得自己被以往的經濟學理論所蒙蔽。

按照傳統經濟學家的說法,市場是理性的,其運行規律有很強的邏輯性。由於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有充分的了解,所以每隻股票的價格都可以通過一係列理性的計算得到精確的市值。當投資者進行市場操作時,可以根據所掌握的充分資料理性地挑選出最優股票進行投資。而股票的價格將與公司未來的收入預期保持緊密而科學的關聯性,這就是有效市場假設,它假設了一個無懈可擊、完美無缺的市場,也假設了所有的股票價格都能反映當前真實、準確的信息。

同時,一些傳統的經濟學家還認為,金融市場總是“正確”的。市場價格總能正確地折射或反映未來的發展趨勢,即使這種趨勢仍不明朗,也不會偏離他們的預測,所以經濟理論掌握好了,經濟規律了解透了,賺錢就成了輕而易舉的事情。

但是,索羅斯並不這樣認為,經過對華爾街的考察,他發現以往那些經濟理論根本不切實際。在他看來,金融市場充滿動蕩、十分混亂,市場中買入賣出決策並不是建立在理想的假設基礎之上,而是基於投資者的預期。僅僅依靠數學公式來控製錯綜複雜的金融市場,顯得過於天真。

事實上,人們對事物的認知往往不太徹底。投資者對某隻股票的態度,不論喜好還是痛恨,都將導致股票價格的上升或下跌。因此,市場價格也並非總是理性的,自然也就不能準確反映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相反,它往往會因為投資者以偏概全的推測而忽略某些未來因素可能產生的影響。所以,許多投資者會一敗再敗,明明實際與自己的預測大相徑庭,卻找不到原因。

因此,投資者在獲得相關信息之後做出的反應並不能決定股票價格。其決定因素並非他們根據客觀數據做出的預期,而是他們根據心理感覺做出的判斷。投資者期望的價格不僅是股票自身價值的被動反映,而且成為決定股票價值的積極因素。

同時,索羅斯還認為,由於市場的運作是從事實到觀念,再從觀念到事實,如果投資者的觀念與事實之間的差距太大,無法得到自我糾正,那麼市場就會處於劇烈的波動和不穩定的狀態當中,這時市場就易出現由盛到衰的序列。投資者的贏利之道就在於提前判斷出即將發生的又是意料之外的情況,判斷盛衰過程的出現,然後逆向思維。當然,索羅斯也指出,投資者的偏見會導致市場跟風行為,而過度投機將最終導致市場崩盤。

有了自己的一套獨特的投資理論之後,索羅斯便毫不猶豫地摒棄了傳統的經濟觀念。一場實踐與理論的大對決開始了,誰勝誰負,索羅斯將在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中揭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