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盡管處境艱難,楊致遠依然選擇堅持,其實早在2007年10月的一次廣告商會議上,楊致遠就表示:重新執掌雅虎是一個孤獨的工作,他必須要打一些艱難的電話。他感覺在過去的13年裏一直在接受培訓。由此可見,楊致遠是一個樂觀而謙遜的人。他總是將管理設計和處理交給其他人,更樂意做一個文化和技術的幕後英雄。

作為雅虎的創始人和守護者,楊致遠對雅虎的未來發展方向依然堅定而執著。在2008年微軟收購雅虎的漫長談判中,他偏執的特點被徹底暴露:楊致遠認為微軟報價太低,回絕了對方的意見,微軟宣布放棄收購。雅虎曾要價每股40美元,後來在西雅圖機場與微軟的鮑爾默和凱文·約翰遜等人談判時,雅虎將要價降低為37美元。但是這一價格,與微軟所能接受並支付的33美元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微軟CEO鮑爾默表示:這樣的價格微軟無法接受。很明顯,雅虎並不希望成為微軟的並購目標。對此,雅虎則針鋒相對,楊致遠表示,在出價收購雅虎後,鮑爾默的行為反複無常。

從表麵上看,這一結局也許意味著雅虎和楊致遠取得了一場勝利。畢竟他們成功地擺脫了微軟在過去3個月的死纏爛打,至少為雅虎贏得了機會和時間,也維持了公司的獨立性。

但是,此後的狀況卻在惡化。隨著雅虎股價的日益下跌,批評和質疑的聲音紛至遝來,甚至引發了股東的集體責難。他們要求在8月1日召開的年度股東大會上,推翻現任董事會,重新選舉,讓楊致遠從CEO的位置上下台。

計劃趕不上變化,現實總是充滿戲劇性。眼看8月1日的股東大會就要召開了,楊致遠的事業也將由此走下坡路的時候,突然峰回路轉。雅虎公司提前發表聲明說,以卡爾·伊坎為首的反對楊致遠的股東已與董事會達成和解協議,雅虎同意卡爾·伊坎和由他指派的兩位人士加入董事會。但是,作為妥協條件,伊坎必須放棄重新組織董事會爭奪控股代理權的計劃。這就意味著楊致遠將繼續擔任雅虎CEO。

當然,信任危機雖然得以平複,但是這就如同一座活火山,一旦哪天業績不好,它還會爆發。剛創業的時候楊致遠就表示:自己不適合擔任雅虎公司的CEO,他的搭檔大衛·費羅也不合適,他們因此而挑選了提姆·庫格這個第三人來擔任。但是,楊致遠卻給自己安排了“雅虎酋長”這一新職務,這是他自己首創的,他覺得非常適合,而且十分樂意擔任。這意味著他是雅虎部落的領袖,而且是終身製。

縱觀楊致遠創業以來的經曆,還是相當出色的,十分符合“雅虎酋長”這一“精神領袖”和“代言人”的特點。從雅虎需要一個長期掌門人的情況來看,楊致遠也非常適合。當然,帶領雅虎這個“龐然大物”飛速前進,還要給人們帶來翻天覆地的新局麵,對於當前嚴峻的形勢來說,絕非易事。

楊致遠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有更多的困難需要克服。我們期待著雅虎再一次笑傲江湖,震響矽穀,特別是對它阻擊微軟的智慧和魄力十分讚賞。那麼它又是以什麼樣的理由讓勢在必得的微軟知難而退的呢?

價格低了賣不得

2008年2月21日,就在中國人正滿心歡喜地迎接春節到來之際,大洋彼岸的一條爆炸性消息還是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微軟宣布收購雅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