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新博物館之現狀
封麵故事
作者:徐漫
我五年前初到歐洲時就對博物館作為一種文化產業的發達印象深刻。一方麵是歐洲各國的博物館數量龐大,種類繁多,既有幾十平米的私人博物館也有氣勢宏偉的國家博物館,館藏品涉及日常生活,科學技術,藝術曆史的方方麵麵。更令我難以忘懷的是,在歐洲各國的博物館我總能看到歐洲人攜家帶口地前來,有推著嬰兒車參觀的,也有抱著幼童輕聲解說的年輕父母,更常常能見到中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成群結隊地出現。
歐洲是博物館業的鼻祖,博物館的發展曆史可以追溯到1683年牛津大學的阿西莫林博物館正式開放,至今已經有320多年。全世界現有的5萬多座博物館,有2萬多座都在歐洲。在這漫長的3個多世紀時間裏,博物館的形式在不斷發生改變,以便順應更多普通民眾的興趣。我在歐洲旅遊的最深體會就是博物館之普遍與尋常。它們已經不是精英文化的標誌,而是普通歐洲人文化生活的一個部分。與此同時,在當代博物館的建築風格和展覽方式中,也常常能感受到後現代主義對“文化”這個概念本身的不斷重新詮釋和反思。博物館既是新文化的聚集處,也是新思想的生產者。
博物館建築:美與思想的凝固
參觀博物館是一種靜默的交流。你置身於博物館中,被琳琅滿目的展品環繞——每一個都在向你訴說一個獨特的曆史故事。但縱使不去看展品,身處博物館建築中本身的體驗,都能激發很多的靈感。
在我到過的博物館中,令我最為流連忘返的博物館建築是丹麥的路易斯安那現代美術館。美術館坐落在丹麥東北角沿海的一個小城,是1950年代修建而成。自美術館中心主體建築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延伸出四條長廊,長廊兩側用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將美術館與外部隔開。因此,整個美術館的建築與周圍的自然環境仿佛混為一體,相得益彰。玻璃長廊不僅將外部的自然與博物館本身的藝術完美結合了起來,並且有效地利用了光影在長廊中的變化,營造出一種格外靜謐,超然的氛圍。在博物館中,還有一個巨大空曠的展廳,這是一個向海麵延伸出去的陽台,從這間屋子的大玻璃窗,你能看見蓊鬱的樹林後,一望無垠的遼闊海麵。
與路易斯安那美術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法國的蓬皮杜中心。作為法國現代藝術的展覽和學習中心,這裏收藏有20世紀以來的著名藝術作品,其中包括廣為人知的杜尚的現成品藝術作《泉》。蓬皮杜的建築體現的也是一種反傳統的理念,其外露的鋼管和玻璃的先鋒造型曾引起不小的爭議。但蓬皮杜中心建築的大膽風格正體現出這一藝術中心當初的創始理念,那就是給公眾提供一個創新的平台,激發人們的藝術想象以及對傳統的反思。
博物館與高科技
現代博物館與傳統博物館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展覽的“互動性”。現在世界各地的大型博物館都配有有聲解說設備,這些設備中錄製有對博物館內重要藏品的講解,有的解說長達4-5個小時。我記得幾年前到維也納旅遊時,我就曾在著名的藝術史博物館消耗了近一整日的時間。
如今在歐洲很多的新博物館裏,各種高科技使參觀者不僅能用視覺欣賞,而且能用聽覺和觸覺來感受展品,並親身參與到展覽本身中。比如柏林的DDR博物館(東德博物館)就是展示互動性的一個典型例子。這所麵積不大的博物館以顛覆傳統曆史博物館古板的解說形式為宗旨,將曆史通過科技重現在觀眾的麵前。在這裏,參觀者可以親身體驗冷戰期間東德生活的方方麵麵,博物館中有冷戰時東德人公寓的模型,衣櫃裏掛著當時流行的時裝。展品中也有當時學校使用的教科書,人們工作用的打印機,而遊客都可以親手觸摸和使用這些展品。
柏林另一個廣受歡迎的博物館是科技博物館。這裏的展覽內容包括交通技術、通信技術、生產和能源技術、內陸和遠洋航運、航空和航天探索等,此外,其曆史悠久的機車庫還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有軌交通工具收藏館區之一。在這,即使你對科學毫無興趣也會不自覺地被各種有趣的展品吸引,忍不住親自一試身手。在交通技術展廳,你可以登上巨大的蒸汽式火車車廂,坐在駕駛座上想象自己回到工業革命時代;在通信技術展廳,你可以用老式的照相機給自己照一張照片。